羅福星逝世110週年 國館走讀苗栗緬懷抗日烈士

國父紀念館舉辦「乙未保臺暨羅福星苗栗事件史蹟走讀」活動
國父紀念館舉辦「乙未保臺暨羅福星苗栗事件史蹟走讀」活動
民眾走讀徐驤紀念公園和貓裹山公園
民眾走讀徐驤紀念公園和貓裹山公園
賴世若館長為民眾進行導覽
賴世若館長為民眾進行導覽
國父紀念館舉辦「孫中山民族思想暨苗栗史蹟保存利用」學術研討會
國父紀念館舉辦「孫中山民族思想暨苗栗史蹟保存利用」學術研討會
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楊同慧表示,透過學術研討會能貫穿古今、連結在地
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楊同慧表示,透過學術研討會能貫穿古今、連結在地

為紀念苗栗事件抗日烈士羅福星逝世110週年,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和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苗栗學研究中心協辦「孫中山民族思想暨苗栗史蹟保存利用」學術研討會暨「乙未保臺暨羅福星苗栗事件史蹟走讀」活動,帶領民眾透過實地踏查與專業導讀,一同體會乙未年間風華的土地,擁有眾多歷史文化遺產的苗栗史蹟。

 

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楊同慧表示,今(113)年是羅福星烈士逝世110周年紀念,選在他的家鄉苗栗辦理研討會及走讀活動別具意義。活動邀請羅福星孫女羅秋昭教授進行專題演講,並針對孫中山先生民族思想、苗栗地區保臺戰史研究,以及苗栗地區史蹟保存與活化實務等議題進行探討,透過學術研討會的進行貫穿古今、連結在地。而在史蹟走讀踏查部分,國館期許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承古傳今並讓學術理論與在地實務相互結合。值得一提的是,國館中山文化園區內重要景點「中山碑林」中,也收集了羅福星烈士手書「破碎山河誰補綴,天涯兄弟合流離」的感懷詩,特別令人尊敬與感佩。

 

國父紀念館表示,本次走讀以「乙未保臺」與「羅福星苗栗事件」為題,走讀地點包括銅鑼天后宮、吳氏宗祠以及惇叙堂等歷史古蹟,見證當年社會的繁榮與文化的融合。銅鑼天后宮作為吳湯興誓師地,吸引著眾多信徒和遊客朝拜,吳氏宗祠展現了家族的榮耀與傳承;惇叙堂是丘逢甲的出生地,象徵著苗栗的英雄情懷,吸引眾多學子前來參訪。此外,徐驤紀念公園和貓裹山公園結合自然與文化,提供了清幽的休憩場所。

 

國父紀念館說明,本次走讀活動邀請乙未生活館館長賴世若、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系兼任教授黃鼎松及獅頭山解說員廖綺貞等文史工作者擔任導覽老師,帶領民眾到歷史地點實際參訪,透過實際走讀,不僅是走訪歷史的痕跡,更是維護和傳承這些珍貴的文化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