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爭端為在華歐企敲響警鐘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在政治、經濟上沖突不斷之際,就這一沖突對其生意的影響,在華歐洲企業憂慮越來越大。

這是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所和代表了1700家歐盟在華企業的歐洲駐北京商會共同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

商會主席伍特克(Jörg Wuttke)對德國之聲表示,這一研究報告“應是一個警示”。他認為,歐企的供應鏈處於危險之中,尤其是軟件和電子部件。他稱,若美方堅持產品必須使用美國軟件,而中方堅持要求使用中國軟件,歐洲人便會進退兩難,無法生產。

供應鏈危急

該報告研究了被稱為經濟“脫鉤”(decoupling)的一種現象。該詞意指從景氣、貿易、金融直到標准和數字領域,美中兩國日益互相封閉。報告指出,美國意欲將中國技術產品逐出其供應鏈,中國則經由國家補貼建立本國品牌,主導采用本國技術的自主經濟體系。

報告舉例指出,美方便實施尚不全面的“清潔網絡”行動將華為等中國技術企業排除在其數字基礎設施之外;中方的對等物——中國信息基礎設施計劃(CII)則拒絕其技術被視為“不夠自主、難以控制”的外國生產商參與公開競標。

研究報告指出,這一發展並非始於特朗普總統,且也不會止於其任期。報告寫道,在美國,存在著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者的這一超黨派共識,因此,特朗普之前的全球化“不太可能”在其後任拜登時代一舉重現。

而且,並非只是美國因對華為和抖音等個別企業課征懲罰性關稅或實施制裁推動了經濟脫鉤。報告寫道:“事實上,脫鉤是一長期傾向,可追溯到中國實行開放改革路線之初”,即1978年年底。

報告指出,從那以來,對在什麼領域允許國際競爭,在什麼領域實行閉關,中國領導層有了明確的設想。還在特朗普提出“使美國重新偉大”口號之前的2015年,中國就公布了其“中國制造2025”計劃。根據該計劃,中國要在眾多工業領域居國際技術領先地位,其手段之一是戰略收購國外企業。

自美中貿易爭端激化的2018年起,中國還進一步加大了爭取獨立於外部世界的努力。研究報告指出,在華歐企報稱,中方的這一行動非但不同於以往,而且更趨極端。除禁止進口(如澳大利亞煤炭)外,中方還強化了對單個企業的更繁瑣的安全審查,並要求外企必須與中企組成伙伴關系,或者偏離國際標准和規範。

進退兩難

2020年12月,中國領導層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了兩個目標: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增強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是否有助於實現這兩個目標是未來衡量經濟政治決策的標准。

歐洲人呢?對這一發展多少有些手足無措。他們知道,保持中立越來越不可能。此外,在歐洲,也由於新近在新疆發生的侵犯人權現象和在香港發生的對民主運動的嚴厲鎮壓,人們對中國的保留態度也在增加。

研究報告指出,歐洲企業最終可能被迫構建雙軌供應鏈,“加上研發在內的一個供應鏈專用於中國,另一個供應鏈則用於其它國家”。報告稱,也由於歐洲的數據保護規定,在數字體系問題上,情況會更加復雜。

萬不得已時,作為一種替代辦法,或可考慮構建起一種靈活體系,使用全球同一部件,但按中國要求制造。報告指出,不管采用何種做法,其成本都將是巨大的:“朝向脫鉤的每一步都是對創新、效率、節省和規模優勢的又一損害。”

要當心了!

有些歐企表示,由於這一發展,它們或許會不得不放棄在中國的存在。歐洲駐華商會主席伍特克指出,歐盟和中國去年12月達成的投資保護協議雖是一個好文件,但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全局。

因此,該研究報告的作者們建議歐企,“做好應對最糟糕情況的准備”。其中包括制定緊急方案、不斷檢視替代辦法。伍特克指出,該研究報告表明,“我們不能稍有懈怠”。

這位歐洲駐華商會主席還表示,西方凝成一股繩也很重要。他說,美國和歐洲必須同心協力,從而能使中國作為好隊員按照國際規則參與游戲,而不是試圖將自己的規則強加於他人。

不過,研究報告指出,還是存在有一線小小的希望。報告稱,在各政府中,此一認知似乎漸漸成熟:越來越多的脫鉤對所有各方而言都同樣“痛苦”。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ndreas Be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