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展望 學者:川普第二任初期對話談判 之後對抗更強
展望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J. Trump)明年1月重返白宮後的美中台關係,學者邱師儀認為,川普上台初期大概前六到八個月的時間,美中會處於對話跟談判的模式,但因雙方有結構性矛盾,之後會走向強度更強的對抗。此外,如果未來台海發生衝突時,川普是有前提的介入,台灣則要付出該付出的部分。
川普內閣名單陸續公布 台灣要做好沙盤推演
觀察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陸續公布的內閣成員名單,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授接受央廣「兩岸ING」節目訪問時表示,從川普任命名單中部分一些人所來自的地方或家鄉可以看出,是比較保守,比較聚焦在內政上。此外,之前和川普有過一些嫌隙或是本身有政治生涯規畫的人,不會進入名單之中。
至於川普未來的內閣是否友台,邱詩儀表示,川普從政跟他過往的風格一致,會投出很多變化球。因此,台灣要儘可能做好所有選項的沙盤推演,做好因應準備。
美中關係還是會走向對抗 而且對抗會更強
此外,展望未來的美中關係,邱師儀表示,川普將在明年1月20日上任,大概上任開始的6到8個月之內,川普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比較處於一種對話跟談判的模式,屆時是有可能互訪,前期大概會比較熱一點點。
不過,因為川普的個性非常的變動,一段時間後會去重新調整每一個部分,在川普覺得虧本的部分,有可能跟中國重啟談判,而且美中之間的很多架構是有結構性、很深的矛盾。因此就整個格局而言,美國和中國大概在川普上任後的前8個月之後,又會走向對抗,而且這個對抗只會更強。
而在台灣方面,邱詩儀認為川普不會把台灣賣掉,但在這個局勢之中,台灣可能要付更多的錢、出更多的力量、展現更大的誠意。而且對於一個「生意人」而言,台灣是有台積電,有許多關鍵技術優勢的。
美台關係 川普1.0和川普2.0的不同?
邱詩儀還說,在川普眼裡台灣議題不是首先要處理的,包括俄烏戰爭以及哈瑪斯和以色列的衝突都排在前面。其次,川普在之前擔任美國總統時,身邊有相當多的策士是持反共立場的。但到了現在有點不太一樣,川普對台灣講了很多聽起來似乎不是那麼讓人舒服的話,比如說台灣搶了美國的工作機會,或是台灣離美國遠,美國很難保衛等等之類的話。
也就是說,川普在第二任時面對台灣,並不會如台灣所想要的方式去做。例如川普第一任時會要台灣跟日本和菲律賓結成一個互助會,但到了第二任時, 川普就會告訴菲律賓、日本、韓國或是台灣,各自和美國買保全。
台灣審視自己是否做得足夠 也許是個轉機
邱詩儀還指出,美國總統拜登雖然曾5度表示要保衛台灣,台海有發生危機時會出兵,但其實拜登政府後來都把這樣的說法收回。此外,長期接觸的美方外交官等人士,都肯定台海發生衝突時美國一定會介入。而川普未來上任之後,邱詩儀認為,「不是說不會介入,而是有前提的介入,是要台灣付出該付出的部分。」
因此,邱詩儀表示,台灣也許可以藉此機會好好的審視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夠。他直言,台灣的敵我意識一直非常的弱,如果台灣沒有辦法像以色列的80%的話,至少也要像以色列的50%,台灣才有可能安全。因此,台灣要好好地面對自己的弱點,這也許是一個轉機。
延伸收聽
兩岸ING / 中國因川普任命他顯得緊張 兩岸關係因美中拉鋸可望和緩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南海大亂鬥 中菲台相繼出招恐加速升高衝突
華郵:川普欣賞影響力 上任後將阻止對TikTok禁令
川普恐再度退出「巴黎協定」 彭啓明:密切觀察並研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