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殖利率衝破2.03% 大型行庫避險 加碼浮動利率債

美債殖利率上周飆高衝破2.03%,顯見美國通膨問題帶給聯準會的升息壓力更大,金融圈更繼續拉高對美債殖利率水準的預期,據了解,為了避免太早進場會招致價損問題,大型行庫不僅將進場時點更趨分散,另一方面也採取新的避險措施,就是加碼浮動利率債券來避險。

對於美國今年升息次數及幅度,根據多家行庫內部的研判,升息幅度從最早的三次,已拉高至六次甚至七次,同時升息之後拉高的美債殖利率水準,多半已看到2.5~3%;這也使得大部分行庫不僅對美國政府公債的進場時點向上拉高利率水準、倘若有價差收益則立即實現不敢久放,同時更採取上述加碼浮動利率債券的方式來避險。

一銀1月獲利居行庫之首,除了放款利息收益,財務投資亦有相當的貢獻;據了解,一銀為了避免美債殖利率不斷走高所帶來的「價損」隱憂,除了把更多的加碼目標延後執行,另一個主要的作法,就是加碼浮動利率的金融債券,亦即對美債的加碼部位並非全買美國政府公債,而是另外去加碼浮動利率計價的債券,且絕大部分是以加碼金融債券,據悉一銀這類浮動利率債券所占比重達50%。

除了一銀,亦有不少其他行庫採取加碼浮動利率債券的方式避險。行庫主管分析,目前加碼美國政府公債的風險,最主要在於公債都是固定計息,因此一旦殖利率飆升式走高,很容易就會招致價損,讓投資的銀行受傷。

反觀加碼浮動利率的金融債券,行庫高層分析,這類浮動利率計價的金融債券,主要與LIBOR或SOFA等基準利率,和信用加碼有關,信用加碼點數則要看所買的金融債券本身金融機構的信評,倘若相當優質的金融機構,或許信用加碼點數不到百點,而大約僅60、70點左右,不過由於一般預期美國聯準會今年將拉高升息頻率,且極有可能升息6次以上,因此也會連帶墊高這些浮動利率債最後的總利率水準,甚至最後跟美國政府公債殖利率水準不相上下,還能避免固定利率計息可能出現的價損風險。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
中鋼內銷價 傾向開平低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