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大熔爐 台菜驚艷兩岸

旺報【記者王曉鈴╱專題報導】 中華料理各菜系都有不同個性,台菜因特殊的歷史背景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隨著美食界聖經《米其林指南》去年首度到大陸評選,中華料理在國際上受重視,老台菜透過交流也開始備受矚目。 編者按:台菜帶有濃厚移民色彩,多數能在大陸找到原型。當年跟隨祖先唐山過台灣的飲食文化,因地制宜變成了道地台味,曾經沒落,再度復興,甚至又回到大陸發展。本專題報導帶您品味台菜的前世今生、開枝散葉,以及兩岸的美味關係。 台菜如兩岸關係,在時空背景下「各自表述」。不同氣候、不同食材、不同的傳承,再經過數十、數百年演變,使得同一道料理變得很不同。 阿舍菜擁獨門好料 台菜的滋味,就是移民的笑與淚。入台開墾的明清移民,以漳州、泉州、福州與客家為主,他們渡海帶到台灣的菜色產生演化,也讓台菜在福建菜系基礎上,結合在地食材與移民養生精神,成為獨樹一格的特色菜系。 台灣因豐富物產造就許多富裕人家,有錢人(台語稱「阿舍」)從唐山聘來的私房專用廚師。家有炫富的「阿舍菜」,外有奢華酒家的「酒家菜」,都充滿深藏不露的功夫菜。 阿舍菜經典菜色之一「布袋雞」,要先將雞剔骨再塞餡料,上桌時會讓人誤會是一道雞湯,當湯杓碰破雞皮,餡料散落成了一道羹,客人驚呼連連,是阿舍在家宴客炫耀的菜餚。 各地菜系開枝散葉 而早年酒家師傅多半來自福州,菜色以佛跳牆、蜜汁肉等福州菜為主調,又善加利用當時視為高檔貨的罐頭與番茄醬,強調時髦的奢華風。 在日治時代,台菜或多或少加入日本料理的元素。總而言之,各地菜系在這片土地開枝散葉,有時獨立,有時融合,這便是台菜特有的寬容精神。 台灣日曬海鹽 始自明鄭 鹽巴,是料理食物最不可或缺的調味料,台菜也不例外。台灣先民最早使用煎煮法製鹽,鹽味苦澀,還得從大陸運鹽來台。明鄭時期,兩岸貿易受阻,鄭成功的諮議參軍陳永華教民設置鹽場,將海水引入鹽埕,利用天然陽光曬鹽,不但產量增加,食鹽品質也改善許多。 如今台灣不再產鹽,僅在台南北門井仔腳保留一處瓦盤鹽田,供遊客觀賞與體驗。所謂的瓦盤鹽田,就是在地面鋪上碎瓦片,讓海水在瓦上曝曬快速吸收陽光熱能,可增加收鹽次數,產量也更多,特別適合雨季的搶曬,這就是陳永華傳授的製鹽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