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連動台海局勢 專家解析白宮換頭家台灣該如何自保

東海政治系主任張峻豪(中)指出,不要懷疑美國防衛台灣的決心!(圖/東海大學提供)
東海政治系主任張峻豪(中)指出,不要懷疑美國防衛台灣的決心!(圖/東海大學提供)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兩岸政策成為候選人在外交議題中的重要焦點。無論對民主以及共和兩黨來說,台海關係都成為重要議題,這不僅影響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佈局,亦牽動全球政經格局。共和黨的「美國優先」政策強調削弱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特別是在科技與貿易上加強限制,而賀錦麗若勝選,預料將延續拜登政府的外交戰略,更加重視與盟國的多邊合作,聯合盟友力量制衡中國。美國大選的結果將決定美方對中國的應對策略,以及未來台灣在國際間的安全和經濟地位。

值此關鍵時刻,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於近期共同舉辦「美國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就美國選舉對兩岸關係的潛在影響進行深入探討,並分析台灣應如何在這樣的局勢中應對。

座談會上,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薛健吾教授指出,儘管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內政議題上分歧明顯,對中政策卻存在高度共識。無論是民主黨強調的「全球主義」,還是共和黨的「美國第一」,兩黨都認同對中國採取更嚴格的貿易政策與科技封鎖,以遏制中國在全球的崛起。但在兩岸問題上,民主黨在黨綱中明確提到對台灣的支持,包括《臺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而共和黨黨綱中對台僅輕描淡寫,留下更多談判空間。這樣的差異讓台灣在共和黨執政時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蔡榮祥教授指出,若川普再次當選,預期將延續其過去對中國的強硬立場,加碼關稅戰,並推動美中「部分脫鉤」或「去風險化」。川普在其執政期間,不斷加強對台軍售,以質量並重的方式提升台灣的防衛能力,旨在嚇阻中國的威脅。與此同時,川普在兩岸問題上採取「戰略模糊」策略,讓北京難以預測美國的具體反應。

反觀賀錦麗,她傾向延續拜登政府的「戰略清晰」路線,明確表態會防衛台灣。蔡教授認為,無論最終誰勝選,台灣都應該加強軍事部署,並且提升民間防衛能力,應對中國日益升級的軍事威脅。

近期中共軍機數量創紀錄的環台軍演,讓外界對中國的軍事企圖更加關注。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的吳俊德助理教授強調,除了軍機外,這次中共還首次派遣海警編隊執行包圍台灣的任務,這表明中國正以「灰色地帶」行動進行演練,未來可能通過海警執法對台灣的漁船或商船進行登臨檢查,進而達到海上封鎖的目的。吳教授特別指出,比起軍事動作,更應關注中國9月25日進行的洲際導彈全射程試射,這是自1980年以來的首次,象徵著中國核威懾力的提升,並向美國展示其戰略武器的成熟。

除了總統候選人的政策外,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的譚偉恩教授指出,美國國會在兩岸問題上扮演著關鍵角色。無論總統是誰,國會都將確保美國對台政策符合民意,不會輕易介入台海戰爭。譚教授強調,美國長期對兩岸的「雙重嚇阻」策略依然有效,華府既不希望台灣激怒北京,也不願放任中國決定台灣的主權。儘管兩岸局勢緊張,但無論誰入主白宮,美中不太可能開戰,台灣的自主性仍將保持。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無論美國大選結果如何,台灣都必須強化自身的軍事實力,並與國際盟友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這將有助於維持兩岸和平穩定。在大國博弈中,台灣的未來將取決於其能否在地緣政治中穩定立足。

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共同舉辦「美國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圖/東海大學提供)
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共同舉辦「美國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圖/東海大學提供)

更多 TVBS 報導
陸製掃地機器人遭駭!遠端偷看洗澡 美民眾嚇瘋:還會罵髒話
快閃軍演後 美加軍艦聯手穿台海 反制陸「內海化」企圖
美國總統大選倒數計時 回顧拜登任內決策
川普搭檔范斯競選 外交政策首重美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