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征高額關稅

(德國之聲中文網)白宮周二(5月14日)宣布,計劃對中國出產的一系列商品征收更高關稅,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半導體、鋼材、鋁材和醫療器材等。對電動車的進口關稅將從目前的25%激增到100%。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周二在一場記者會上指出,中國政府多年來對各種產業進行大量補貼,因此中國企業亦能不擔心利潤過度生產。 此外,北京也強制要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將技術轉移給中國。

拜登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曾問他,為何他對中國如此不公平。 拜登回應,“你希望的話,我們可以采用一樣的規則”,並指出在中國投資的51%股份須由中國人持有、也要提供所有智慧財產權,“你想在美國比照辦理嗎?” 習近平則沉默以對。

拜登表示,中方的行為並非“競爭”,而是“作弊”,“我們也看到對美國造成的傷害”。

此次,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的進口稅將翻一番,從25%提高到50%。對部分中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將從目前的7.5%提高到25%。2025年起,對中國半導體的關稅將從25%躍升至50%。

新的關稅將在未來三年內分階段實施。據悉,這一輪提高關稅涉及價值180億美元的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有關措施旨在保護美國企業和勞工不受來自中國的“不正當競爭”的侵害。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辦公室發布的一份聲明還建議,對一系列中國商品征收更高的關稅,並呼籲擴大執法範圍。該辦公室對過去4年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的評估報告稱,研究表明,此前對中國征收的關稅對美國整體經濟的價格和就業影響微乎其微,但卻有效地減少了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進口,同時增加了對其他國家的進口。

北京批貿易保護主義

周二在白宮發布消息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記者“美將對華電動車加征關稅”的問題時說:“中方一貫反對違反世貿規則單方面加征關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當天,中國官媒新華社發表簡短新聞稿,稱“美方此舉濫用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將嚴重影響美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對消費者帶來嚴重負面影響,也將損害世界經濟綠色轉型,破壞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美聯社援引美國政府官員表示,他們認為新的關稅不會導致與中國的緊張關系升級,但預計中國將嘗試采取措施予以回應。

根據白宮的發布,此次提高對華關稅限於保護具有“戰略意義”的美國工業產業。2022年,拜登總統簽署了被通稱為“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氣候保護一攬子法案,其中計劃投入3700億美元用於能源安全和氣候保護。這一龐大的投資計劃,旨在推動美國的經濟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而扶持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風能也是其中的組成部分。

彭博社本周一的報道稱,華盛頓提高關稅更多是象征性的舉動,因為被課稅的中國的相關行業並不依賴美國市場和消費者。多年來,中國的電動汽車幾乎被現有關稅擋在了美國市場之外,而太陽能企業大多從海外出口到美國,避免了類似的限制。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制造商事實上向美國出口的電動汽車很少。 今年年初,吉利是唯一一家向美國供應汽車的制造商。 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統計,總共只有2217輛中國產汽車橫跨太平洋出售到美國,而吉利是以沃爾沃股東的身份在美國打著Polestar的牌子銷售極少量電動汽車,算是例外。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