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租價格放緩步調慢 長期高利率恐不利經濟

美國將於15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據3月的房租物價指數年增率5.65%看來仍是偏高,外銀認為,租金升勢已放緩超過一年,但聯準會需看到通膨數據好轉持續數個月才有信心放寬政策,意味著降息的可能性延至9月,若國內經濟維持增長,長期高利率環境不利於經濟成長,體質不良的企業可能因融資成本提高而面臨倒閉。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暨個人金融事業處資深副總裁謝德威指出,美國住房相關的通膨約占CPI三成、約占PCE16%,其中住房項目下的租金與其他物價最大不同是「僵固性」,美國的住房租約多半是一年期的,少有短期租約,與台灣相同,但這也使租金價格變化比其他項目來得緩慢。若從新租約的年增率來看,成長趨勢已逐漸放緩。

謝德威表示,美國高利率環境對經濟影響有所謂的「滯後效應」,即經濟各方面勢必受影響而使成長動能逐漸放緩,這可從5月初以來所公布的製造業、非製造業PMI指數落入50以下,以及新增非農就業人口明顯不如預期等觀察出來,雖然經濟逐步放緩有利於聯準會重新評估降息速度與幅度,但聯準會目前處於「數據依賴的階段」,短暫數據能否支撐住房、租金以及通膨的下滑,仍有待觀察。

謝德威分析,目前根據CME Fed Watch的數據,聯準會約有25%的機率會在7月降息一碼,9月降息一碼的機率則上升至50%左右,而11月則有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將在11/6~11/7召開,11/5則是美國總統大選日。

至於美國降息延後如何牽動金融市場?謝德威指出,若聯準會延後至11月再降息,恐怕對現任執政黨的選情產生負面影響,而對金融市場來說,屆時所考量的就不只是降息與否,可能需要全面審視未來全球政經情勢的發展。

目前滙豐銀行預估降息時間在9月,畢竟高利率環境維持越久,民間的借貸成本就越高,財務體質較脆弱的企業或是個人所承擔的財務壓力越大,將使部分企業倒閉,或家庭的可支配所得越低,進而影響經濟成長與消費動力。

渣打銀行財富管理投資策略部主管劉家豪認為,過去連續數月美國的房租年增率已下降趨勢,雖然不動產的價格仍在上行階段,但影響通膨很大的一部分是租金,從租金年增率上升走向放緩,代表通膨有逐漸走向降溫的趨勢。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鴻海刷16年新高價!「登頂200元大關」分析師曝只欠1東風
台電稱OL3每度成本近3元 學者打臉
航運股衝了!外資升評長榮喊買 目標價喊上這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