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案纏訟14年落幕 阿桑奇認罪換自由

(德國之聲中文網)「維基解密」(WikiLeaks)創辦人、澳洲公民阿桑奇(Julian Assange)週三(6月26日)在美國塞班島法院的一場聽證會上承認一項洩露軍事機密的重罪指控後獲釋。

據悉,該場聽證會持續了3個小時,阿桑奇在法庭上向法官表示:「作為一名記者,我鼓勵我的消息來源提供據稱是機密的資訊,以便(我)發布這些資訊」,「我當時相信第一修正案保護這項活動,但我接受這是違反間諜法的行為」。

法官曼格洛納(Ramona V. Manglona)接受阿桑奇的認罪,並指出美國政府表明阿桑奇的行為沒有造成個人受害。由於阿桑奇已經在英國監獄服刑,曼格洛納宣布阿桑奇當庭獲釋,並預祝他在7月3日滿53歲生日快樂。

阿桑奇走出法庭後,未回答現場媒體提問,但在進入一輛白色SUV後對外揮手致意。

根據飛機追蹤紀錄,阿桑奇乘坐的私人飛機已離開塞班島飛往澳洲首都坎培拉,預計將於晚間抵達。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2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阿桑奇獲釋並非短短一天內促成的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耐心完成,「這就是澳洲的行事方式」。

阿桑奇(Julian Assange)在與美國司法部共同達成的認罪協商中,承認違反美國間諜法。根據美國北馬利安納群島地方法院週一(6月24日)公布的文件顯示,現年52歲的阿桑奇已同意承認犯下一項串謀獲取和傳播國防資訊的刑事罪名。

阿桑奇在26日上午9點於美國塞班島出庭,預期他將被判處62個月監禁,量刑等同他在英國服刑的時間。

維基解密週二在社群媒體X上宣布,阿桑奇週一已離開被關押5年的英國貝爾馬什監獄,隨後獲得英國高等法院保釋,並搭乘飛機離開英國。

該組織將阿桑奇重獲自由稱為「一場全球運動的結果」,「這場運動涵蓋了草根組織者、新聞自由運動人士、立法者和各個政治派系的領導人,一直到聯合國。」

維基解密聲明補充說,阿桑奇將在週三的聽證會結束後返回澳洲。

阿桑奇的妻子斯特拉(Stella Assange)也在X上發文稱「朱利安自由了!」,並對各界多年來持續聲援阿桑奇一事表達感謝。

澳洲政府發言人回應,「阿爾巴尼斯總理已經明確表達,阿桑奇的案件已經拖延了太久,繼續監禁他並不會有任何好處」,但拒絕就正在進行的法律程序發表評論。

阿桑奇的律師則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漫長法律戰

阿桑奇最初於2010年首次在英國被依歐洲逮捕令被捕,當時瑞典政府指控他涉及一起性犯罪案,欲對他進行訊問,但隨後撤銷該項指控。阿桑奇則為避免被引渡到瑞典,躲避在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內長達7年。

2019年,厄瓜多撤銷對阿桑奇的政治庇護,開放英國警方進入使館內將他逮捕。此後5年,他便一直被關押在貝爾馬什監獄,並持續針對將被引渡至美國的判決上訴。

今年3月,英國法官推遲了有關引渡美國的裁決至5月,要求美方進一步保證阿桑奇在美國不會面臨死刑。上個月中旬,兩名英國資深法官稱,美國提交的保證不夠充分,因此將允許阿桑奇對引渡裁決正式提出上訴。

曝光美國軍事機密

2010年,維基解密公布了數十萬份由美國前軍事情報分析師曼寧(Chelsea Manning)提供的

軍事機密文件及外交電報,創下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資安漏洞。

超過70萬份外交電報及美國在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記錄,內容涉及2007年美國阿帕契直升機向伊拉克可疑叛亂分子開火的畫面,當時造成十幾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路透社新聞工作者。

隨後阿桑奇在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期間被正式起訴,曼寧則是在2013年被軍事法庭處以35年監禁。2017年,曼寧獲得時任總統歐巴馬特赦被釋放,但在2019年5月因拒絕針對阿桑奇案出庭作證,被裁定蔑視司法入獄,還一度傳出她在獄中輕生未遂。

美國政府針對阿桑奇的指控引發全球支持者憤怒,質疑對阿桑奇提出刑事制指控是對言論自由的威脅。

美方則主張,阿桑奇的行為超出了新聞或者舉報的範疇,其索取、竊取、不加區別發布機密文件的行徑已經危及到了無辜生命。

除了人權團體、新聞自由組織公開聲援阿桑奇,澳洲、德國等多個國家也認為應該善待阿桑奇。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今年3月曾表示,過去美方未能向英國保證「可能的刑罰在英國所認為的合理框架內」,也表態反對將阿桑奇引渡至美國。

(綜合報導)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