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項友台法案是「捧殺」?學者:穿美國球衣不代表是美國隊

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資深外交官介文汲今日在《風向龍鳳配》中評析近日升溫的台美關係。
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資深外交官介文汲今日在《風向龍鳳配》中評析近日升溫的台美關係。

美國聯邦眾議院金融委員會近期通過多項挺台法案,外交部還以「強勁支持」感謝美國。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今天在唐湘龍、陳鳳馨主持的《風向龍鳳配》中直言,這不僅是將過去台灣政策法化整為零,更是一份「給代理人的甜頭」。

美國聯邦眾議院金融委員會在美東時間2月28日一口氣通過「台灣衝突嚇阻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保護台灣法案」(Pressure Regulatory Organizations To End Chinese Threats to (PROTECT) Taiwan Act)及「不歧視台灣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共3項與台灣相關法案。

對於如何解讀美國近來一連串對台舉動,資深外交官介文汲分析,這是空前的情況,台灣正當紅,也是因為中國大陸全面崛起,而對美國來說,最主要工具就是台灣,「台灣自己要提高警覺」。他形容,這叫做「捧殺」,捧高了就跟豬養肥了要宰掉,「美方看起來是嚇阻,實際上是挑釁中國大陸」,給足台灣信心,讓台灣在國際參與、與美互動層級與深度,以及軍備、防衛力量增強上,透過法案變成行政部門法律基礎,快速增強台灣軍事力量;另一方面提升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這只是一個開端」。

對於國會通過的案子,有多少可成為美國真正的政策?對台灣真實有幫助或虛假的?介文汲說,美國正積極改變台灣地位,但在用語上還是有所考量,例如使用「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威脅」,還沒有直接用「侵略」,可見還是顧及過去與大陸建交三個公報,以及美國如何界定台灣的基本原則,形式上還是有所顧忌,但實質上,他認為,這主要是提升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甚至協助台灣參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國際社會上,強調台灣國際法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於中國大陸的地位。

除此之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表示,全球之所以非常擔心台海爆發危機,是因這不是中國大陸宣稱,基於主權的「內政問題」。究竟應如何看待美國設定的台灣問題。楊永明說,美國大戰略就是「抗中挺台」,但他認為不夠深刻,更應該是「排中挺台」。

楊永明說,從1882年到1943年,美國國會當時通過長達60年的「排華法案」,禁止來自中國大陸的人民,讓長期貢獻經濟成長的華人留下後,在美國地位很糟,也日兩國關係也停滯,而這次是「新排華」。他說,在中美對抗之下,從半導體排中,再到華為、抖音...,金融委員會還要求不只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還要把中國從G20踢出去,即使根本做不到,卻也代表美國進入「跟中國有關的都要踢出去」模式。

他認為,這是中美對抗之下,這也是美國兩黨對抗,現在都是共和黨主導眾議院,要凸顯拜登政府對中政策不夠強硬。但對台灣來說,「這根本是把台灣推出去,推到第一線,作為代理人,不是在挺台」,美方給予的法案、決議,當初是將台灣政策法化整為零,讓行政部門自由裁斷,「這根本就是給台灣代理人的甜頭」。

對於外交部稱「強勁支持」,楊永明直言,要簽訂FTA才是支持,目前台美連雙邊小型協議都沒有,軍售至今也都沒有落實,還在不斷加碼,「武器來才算數」,現在又把台灣政策法化整為零。接下來還有大甜頭,是讓蔡英文總統去訪美,他認為,蔡可能會是紐約,順道去康乃爾,對台灣有何安全、經濟、能源實質幫助?對台美有什麼真正的提升?

楊永明說,美方舉動只是不斷搶佔版面,似乎是美國2014年對待烏克蘭的做法,「以為美國在背後挺我,已經加入美國」,但「穿了美國的球衣,不代表就是美國隊」,台美關係的增強是好的,但是要實質,不要「半麻醉」,半推半就推上兩岸危機風險前端還不自覺,跟著在喊「排華、排中、抗中保台」,自己的自主性在哪?完全被模糊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