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捷智庫人士爆料 德國拒絕蕭美琴訪歐時入境

準副總統蕭美琴3月受邀訪問歐洲,前往捷克、比利時、波蘭與立陶宛,不過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訪問研究員巴爾金(Noah Barkin)揭露,當時德國政府拒絕蕭美琴以公民身份入境。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VC)主任楊雅嚳(Jakub Janda)更在社群平台X指出,當德國希望台積電前往設廠時,就派遣部長級人士前來台北,但卻在獲得成果後,不讓台灣準副總統蕭美琴過境,讓她從未離開機場。

對此,外交部回應,蕭美琴當時往返均是經由德國法蘭克福轉機,是以便捷、舒適與安全為考量。

馬歇爾基金會的「在歐洲觀察中國」專欄昨(5/2)日刊登一篇文章,其中提到,蕭美琴訪歐正值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前1個月,柏林拒絕了蕭美琴以公民身份訪歐期間過境德國南部的要求,相較之下她可以入境比利時、捷克、立陶宛和波蘭。

蕭美琴於3月下旬訪歐,行程包括捷克、波蘭與立陶宛,期間曾會晤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與眾議院代理議長巴圖謝克(Jan Bartošek)、立陶宛國會議長希米利特(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及波蘭參議院副議長卡敏斯基(Michał Kamiński)。

蕭美琴也在比利時與歐洲國會友人,同時與各國國會友台小組成員,以及波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國會外委會主席互動交流。這是首次有準副總統在就任前就出訪歐洲,展現近年持續升溫的台歐關係。

蕭茲則在4月中旬訪中,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這是他上任以來第二次訪中。巴爾金指出,蕭茲在北京期間,沒有公開就台灣及人權問題公開發言。在訪中期間,也從未提到「去風險」一詞(de-risking),而是反覆強調「不脫鉤」(No decoupling)。

楊雅嚳(Jakub Janda)除也在社群平台X指出,當德國希望台積電前往設廠時,就派遣部長級人士前來台北,但卻在獲得成果後,不讓副總統當選人過境,讓她從未離開機場。

楊雅嚳認為,若了解德國企業在整個歐洲供應鏈的政治影響力有多大,將能了解此舉對於歐洲對中戰略是一個重大打擊,而他認為這是中歐擺脫德國和法國對中政策的原因,若歐洲北約大國滿足了美國重要敵人——中國的願望,就無法要求美國人保衛北約國家避免受到俄羅斯侵害。

對此,外交部回應,蕭美琴3月訪問捷克、比利時、波蘭及立陶宛等國,過程圓滿順利,往返均是經由德國法蘭克福轉機,相關行程安排及路線規畫以便捷、舒適及安全為最主要考量,對受訪各國對蕭美琴的歡迎與接待,外交部再次表達感謝之意。

更多太報報導
捷克媒體曝蕭美琴出訪遭中國武官跟蹤 外交部回應了
蕭美琴踏入歐洲議會 會晤逾30名歐洲政要
準副總統首度就職前訪歐 蕭美琴訪捷比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