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強化台灣軍備

美國聯邦參眾兩院推進「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FY25 NDAA),在涉台部分,眾院版納入跨黨派議員日前提出的「台灣安全法案」,要求強化美台國防產業基礎合作,以擴大全球軍事生產,增加供應鏈安全與韌性;參院版則要求五角大廈為台灣打造「區域應變軍備庫」,及滿足台灣國防需求等。

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14日以217票對199票,通過眾院版FY25 NDAA,其中除重申美台關係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聯合公報及六項保證為基礎,要求美國政府透過軍售、商售以及國防產業合作,來支持台灣獲得武器與服務,尤其著重不對稱戰力所需的能力。

美媒4月曾報導,美國國會考慮在NDAA授權對台出口關鍵武器技術,在台生產所需的防衛武器;此次眾院版並未直接闡述相關內容,但納入多名跨黨派參眾議員5月初提出的「跨太平洋盟友投資武器促進國家安全法案」(簡稱「台灣安全法案」),要求美國防長強化美台之間的國防工業基礎合作,以擴大全球軍事生產,增加供應鏈安全與韌性,並符合台灣的防衛需求。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13日也通過參院版FY25 NDAA,正式遞交院會,並公布29頁摘要。上述建議同樣出現在參院版摘要中,法案還重提應為台灣設立「區域應變軍備庫」(regional contingency stockpile),要求五角大廈制定數年計畫。

針對嚇阻中國大陸,兩院法案版本持續為「太平洋威懾倡議」(PDI)注資;眾院版提供印太司令部逾6.5億美元預算,加碼投入發展嚇阻陸方的所需的新興科技,如極音速、人工智慧(AI)和無人機等,法案要求五角大廈向國會報告大陸、俄羅斯、北韓和伊朗的軍事合作。

眾院版還授權就武裝衝突情況下,美國對大陸運輸化石燃料實施海上封鎖進行研究,並提交報告。另針對大陸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進行限制,要求禁止大疆未來的產品在美國運營。法案也把禁止美國國防部與中國軍民兩用公司簽約的範圍擴及任何子公司,且禁止與中國軍工企業遊說人員簽有合同的實體簽約。

參院軍委會正式將FY25 NDAA法案提交院會,待表決通過後還需要參眾兩院協調版本,協調版再經兩院通過後,才送交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