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銀行業協會將試行兩種批發型 CBDC!看義大利加密貨幣最新發展

(示意圖/圖片取自unsplash)

去年義大利銀行業協會 ( ABI ) 表示,將試行批發央行數位貨幣 ( wCBDC )_ 「Leonidas」項目,作為義大利銀行監理沙盒的一部分。ABI 上周公佈了試驗結果,並宣佈試驗取得成功,旨在實現原子交換(Atomic swaps)、透明度和資訊可追溯。

「Leonidas」於 2023 年開始進行測試,早於歐洲宣佈使用央行資金進行 DLT 網路的批發結算試驗之前。該項目的參與者包括 ABI、16 家銀行、區塊鏈公司 R3、Spunta 技術合作夥伴 NTT Data 以及義大利銀行旗下創新中心 Milano Hub ,其試驗使用了兩種不同的批發型 CBDC 模型:

第一個用例是以「Spunta」專案使用 DLT 技術自動進行銀行間對帳,自動結算銀行間欠款或到期的餘額。

第二個用例涉及現金轉運(Cash-in-transit),這是由於每家銀行會在專用金庫中存放現金,由現金處理公司負責管理,以便分發到各分行。然而難免會遇到有一間銀行現金不足,而另一間銀行現金過多的時刻,此時現金會在它們的金庫之間轉移,進而產生銀行間的債務,通常通過電匯結算。在上述試驗中,銀行間的現金移轉可以透過 wCBDC 來自動進行結算。

ABI 特別針對採用了互操作性模型的第二個用例指出,此時存在兩個獨立的 DLT 、並確保兩個變動同時發生至關重要。一個 DLT 上有 wCBDC,帳本會隨 wCBDC 所有權的變化而更新;另一個 DLT 則要記錄資產變動、現金所有權的變化。在技術層面上,需要一個鎖定組件來確保兩個協議同步。

Milano Hub 與 Cetif Advisory 共同探索機構級 DeFi

這並非義大利第一次探索區塊鏈相關應用,早在去年七月,Cryptopolitan 就報導稱,義大利銀行旗下 Milano Hub ,將為諮詢機構 Cetif Advisory 所投入的專案提供重要支持,該專案並非出於「商業化目的」,但將擴大對二級市場上證券型代幣(Security tokens)的「分析範圍」,允許機構市場參與者在遵守監管規範的同時,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環境中營運。

該專案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加強 Cetif Advisory 的機構級自動化做市商 Lionity 平台,該平台旨在簡化交易、提高 DeFi 流動性,滿足機構參與者的具體需求,營造一個有利和高效的 DeFi 營運環境。

根據 Decrypt 報導,Cetif Advisory 是一家研究諮詢公司,為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提供數位化解決方案的公司提供支援。Cetif Advisory 總經理Imanuel Baharier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專案與其他公司合作,包括 Polygon Labs 和數位資產平台 Fireblocks,旨在為機構參與者創造一個受監管、安全和開放的營運環境,並將確保會在協議中引入 KYC/AML 規範,目標是在 2024 年之前對外開放該平台及進行真實測試。

而義大利銀行擬從七月開始,持續為此專案提供為期六個月的專業金融知識分享等支援。

呼籲監管穩定幣並推動跨國合作

義大利央行在去年六月份釋出的《市場、基礎建設和支付系統》報告中,也表示應盡快為穩定幣建立一個穩健且風險可控的監管框架,以防止最糟的情況發生,並呼籲加速推動跨國合作,因為加密貨幣不像傳統金融那樣受邊界限制,需要靈活、可擴展的監管框架。

【本文作者張詠晴/幣特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