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Gucci家族內鬥殷鑑不遠 長榮集團小心因家族紛爭丟掉金雞母

長榮經營權越演越烈,恐將使其失去集團金雞母「長榮海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Gucci原是義大利精品商,其家族在80年代延伸到90年初的長年內鬥,令其失去了家族企業的控股權;最後由法國PPR集團--以改名成Kering Group--所收購。

同樣地,當台資的寶來證公司派,慣性地收購委託書,而不願拿出真金白銀地增加持股;最後在創辦人去世後,由持股最多的股東,聯手外資將其併入元大金, 白家痛失原被視為「家族企業」的寶來證...。

長榮集團家族內鬥,失敗的一方如果引清兵入關?

在本人看來,長榮集團的家族內鬥,將使其失去集團金雞母--長榮海運,因為不論是哥哥派 vs.「弟弟派」贏得未來的長榮海運董監改選,輸掉的另一派結盟全球前三大的貨櫃輪業者(全都是歐系),進行跨國併購後來踢掉掌權的另一派,機率相當高。

當然,掌權方也可能祭出「反併購手段」(Anti-takeover Measures)--例如,「毒藥丸」(Poison Pill)修改公司章程(Corporate Charters Amendment)等來反制...。

但以最近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個人宣布收購Twitter的案例來看,後者董事會原本宣布將以「毒藥丸」--給現任股東低價買進股票的權利,以稀釋併購者的持股比例,來對馬斯克進行反制,但股東們很快就「下架」這樣的反併購手段,這也說明這樣在併購中的反制措施,已經在資本市場退流行。

(更多新聞:長榮經營權之爭》張國華、張國明各說各話 巴拿馬長榮國際持有長榮海運7.4%成關鍵)

雷曼兄弟倒閉拖累全球造船業逾十年,直到疫情才復甦

全球航運業自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引爆了一連串的全球金融危機,也重傷其營收與獲利,進而拖累全球造船業長達十多年。直到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後,美國Fed大印鈔票救市,而全球央行也跟進下,造成全世界資金淹腳目。

宅經濟的加持下,以美國為主的消費者,因「紓困金」優渥,成年人一個月可領1400美元,而在「封城鎖國」的現實下,網路下單Amazon淘寶網天貓商城... 刺激了對全球貨櫃運輸的需求,而在美西洛杉磯/長堤港運輸效能不彰碼頭工人因確診而人手不足下,貨櫃輪缺櫃塞港等問題,加速運費飛漲且貨櫃輪業者營收/獲利創歷史新高。

這應就是為何掌控整個長榮集團的長榮國際2022年董監改選,家族內鬥正式開打的產業驅動力吧?! 那麼,為何國外同業有興趣收購長榮海運?

(更多新聞:長榮股東會》總座謝惠全:淡季低點已度過 通過減資6成案、每股配發18元股息)

國外同業因三個原因對長榮海運有興趣

當前,以貨櫃運能來計算,2022年第一季長榮海運排名全球第六,但加總陽明(第八)萬海的運能後,仍輸給排第四的大陸中遠集團之運能,所以這跟面板的友達群創一樣,都欠缺訂價權。因此,當產業價格領導者的丹麥Maersk集團看壞今年下半年貨櫃輪景氣後,台灣「貨櫃三雄」營收/獲利是否將會反轉?

至於掌握貨櫃輪運費訂價權的前三大業者,為何有興趣收購長榮海運?這至少是因區域運能的互補性--當前三大的貨櫃輪業者總部都位於歐洲,而東亞-北美的業務量持續成長中,故前三大業者雖不缺運能,也沒有如航空業的航權問題,但需要的是區域運輸據點的多角化與在地關係,加上長榮集團是完全民營業者--這應是長榮海運將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總結,當長榮集團家族內鬥開打,台股投資者所要擔心得問題,不只是長榮海運2021年大賺卻減資的問題,還有董監改選後所引發的「輸不起」一方,聯手全球前三大的貨櫃輪業者,併購長榮海運--台灣政府得罪不起美日聯手收購台資科技龍頭,同樣地 恐怕也不願開罪歐盟的重要成員國。

「人為刀殂,台為魚肉」這可能是去年台資各類股龍頭廠商賺太多錢之後,所要面對的全球同業發動水平併購/ 家族成員進行所有權大戰之困境。

本文授權轉載自邱宏仁臉書。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電子、金融、傳產指數全站上月線 台股兩週反彈近1千點 可以抱股過端午嗎?
寒舍集團通過減資後特別股私募案 認股公司最大股東是賴英里
王毅訪大洋洲》破局!難達共識10國未簽中國安全協議 現在換澳洲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