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會上鉤入侵台灣嗎?

據《金融時報》6月15日引述知情人透露,習近平於2023年4月告訴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美國正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但他不會上鉤。暫不論這條遲來的新聞真偽與否,光是超過1年的時間差即可知,對於習近平而言,武統台灣並不是一件緊急而又急迫的事情。如果習近平和普丁對烏克蘭事情上一樣火急火燎,解放軍早就開打了。

這說明了一些事實:第一,習近平非常瞭解「兵凶戰危」的意義。第二,大國比拼的不是眼前的短暫利益,而是長治久安。第三,在解放軍軍力尚未碾壓美軍之前,將不會輕易對台動武。

在台灣問題上,台灣是美國的棋子與馬前卒,美國大兵不會為了台灣犧牲,這是整體的大方向判斷。而相反的,習近平所考慮的不只是簡單的戰爭而已,還有戰後的民心與治理,絕非簡單的武力使用就可解決。美國外交是為了國家利益服務的工具,更是為了競逐國家權力的鬥爭。美國外交從來就不可能是和平融合的,而是暴力的展現。

因此,外交不僅是一篇的宣言,而是無數血淋淋炮彈的展示,同時還指涉美國與中國之間政治目的的競合;透過競合過程,美國以武力壓迫中國「低頭」,這就是美國外交。看看二戰後美國所介入或發起的戰爭,哪次不是搞得對手家園盡毀生靈塗炭?而中國人可以同樣的方式對付台灣人嗎?答案當然是不可以!

既然「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那麼,近年解放軍圍島軍演的目標又是什麼呢?答案也很顯然易見:完全就是針對「非中國人」的台獨勢力。

過去解放軍在思想上或是軍工發展,無一不是摸著美國石頭過河,直到某天,中國人發現前面的美國石頭不見了,驀然回首才驚覺,原來自己就是領跑者。

例如例如相位陣列雷達研發。世界上第一台相位陣列雷達是美國的鋪路爪雷達,也就是樂山基地的同款雷達,但之後就沒有了下文。中國於上世紀90年代尋求和以色列合作開發「費爾康」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後來美國公然反對此項計畫,中國只好自行研發。直到2003年,中國第一艘裝備主動相位陣列雷達驅逐艦052C下水,標誌解放軍海軍雷達與電磁能力超越美國海軍。

解放軍驅逐艦全都裝備氮化鎵技術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不僅探測距離更遠、功率更大,還可以充當微波(電磁)武器使用,其強大功率不僅可以燒毀對手電子元器件、大面積癱瘓無人載台,這就是為什麼「美菲肩並肩軍演」期間解放軍派了3艘055大驅以及1艘052D驅逐艦進入南海,美軍羅斯福號航母和雷根號航母戰鬥群駛離南海的原因。

這4艘驅逐艦出現的背後必然包括其它相對應兵力:護衛艦、補給艦、電子偵察船、水下潛艇、空中掩護、地面打擊兵力支援等,整體作戰實力絕對超過美國2個航母戰鬥群。

再想想055大驅所攜帶的導彈與電磁武器,儘管解放軍沒有派出航母戰鬥群迎戰,光憑這4艘驅逐艦就足以驅趕2個美海軍航母戰鬥群,可見美軍在西太地區存在將越來越虛無;同樣的,對於台海的控制力也越來越弱。

解放軍不僅在雷射武器與雷達技術方面遠超美軍,其它領域也是如此,例如導彈技術、航空航太、水下載台等,不是正在趕超中、不然就是已經超越,除了航母數量還落後美軍,只要在中國附近作戰,美軍幾乎沒有勝算。既然美國幾乎喪失對西太地區的控制能力,為何習近平「不上鉤」?既然武統只是「俯仰之間」的事情,為何習近平不動手?答案就是:戰略定力、慎戰思想、爭取台灣民心。(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