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稱美慫恿北京攻台 分析:反映中國菁英觀點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6日專電)媒體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告訴歐盟官員,美國試圖慫恿中國攻擊台灣。澳洲學者貝爾分析,習近平的說法反映了中國菁英長期以來對美國在台灣議題上的動機的普遍看法。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6月中旬報導,多名人士描述,習近平去年4月與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面時對她說,美國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但他不會上當。美國白宮、國務院官員駁斥相關說法。

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今天刊出澳洲雪梨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澳中關係研究院研究員貝爾(Corey Lee Bell)專文,內容分析「美國慫恿中國攻台」一說的背後思維。

貝爾分析,習近平這個說法並非反映小眾觀點,而是呈現中國菁英對美國在台灣議題具「邪惡動機」的觀感,如此看法受到廣泛接受,核心緊扣幾十年來經常重複的說法,也就是美國正在「利用台灣牽制中國」。

貝爾指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擔心入侵台灣會招致更嚴厲的經濟及技術圍堵;中國普遍認為俄烏戰爭是一場「代理人戰爭」,由美國挑起,以遏制俄羅斯。中國學者和評論家將代理人戰爭和經濟圍堵結合,假設美國可能透過挑起台灣戰爭,對中國採取同樣的策略。

貝爾說,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敘事並不局限於中國聊天論壇,而是出現在國家支持的出版物及知名學術資源中。

貝爾指出,上述敘事及習近平的聲明表明,西方需要重新審視一個經常被隱含的假設,即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經常針對美國的謾駡性標題,以及其他中國官媒、官方演說或公開報導中的嚴厲指責,僅僅是為了迎合國內大眾。

貝爾說,對於西方國家內批評「中國威脅論」的人來說,這或許也反映雖然太平洋兩岸對彼此的外交政策立場和戰略意圖有大量的著作,但雙方對彼此的了解都不夠。

他表示,更重要的是,這些言論都不利於穩定在西太平洋的安全螺旋。兩個大國之間戰略互信瀕臨破產,對曾致力於在該區域促成和平的太平洋國家產生了更深層的影響。

貝爾舉例,雪梨大學最新民調顯示,半數澳洲受訪者認為未來3年內有與中國爆發戰爭的「嚴重威脅」。日本政府2023年初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超過85%的日本受訪者擔心日本可能會被捲入軍事衝突或遭到徹底入侵。

貝爾分析,如果美中都有避免在台灣議題上發生衝突的意圖,消除破壞戰略信任的錯誤描述的最佳方式,就是兩個大國主動了解彼此。這不僅需要定期進行高階對話,還需要鼓勵在兩國外交政策、安全和國際關係分析領域擁有發言權的菁英之間進行更廣泛的接觸交流。

他寫道,隨著西太平洋區域的安全螺旋威脅加深,這樣做或許無法保證和平,但可能會給和平帶來更大的機會。(編輯:田瑞華)1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