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山坑道─戰備工事樂音揚 續寫全民國防新頁

記者陳怡璿/專題報導

位處金門古崗村東南方、緊鄰海岸的翟山坑道,為「八二三戰役」後、因應兩岸緊張局勢所開挖之戰備工事,該工程歷時3年時間,坑道由人工穿鑿而成,見證國軍官兵篳路藍縷、枕戈待旦的艱辛歲月,飽含戰地文化濃厚軍事氛圍,成為現今到訪金門必訪的景點之一,歷年來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經營下,定期於坑道內舉辦音樂節,使昔日為作戰準備的坑道,成為樂音飄揚的場域,為舊有戰備工事打造嶄新風貌,續寫全民國防新頁。

全長101公尺 戰地壯觀史蹟

翟山坑道結構區分坑道及水道兩部分,全長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水道則呈現A字型,分為主水嶺及支水嶺,總長約357公尺,可容納小艇42艘,主要供登陸小艇泛水迴轉運補使用,鄰近坑道出口則有7間兵舍,供駐防人員住宿使用。該工事於民國52年開挖,完成後由海軍海灘總隊小艇第2大隊進駐,後因戰備功能減退,75年停止使用,86年由金門防衛司令部(金門防衛指揮部前身)移撥予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保存此一戰地史蹟。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接管後,將翟山坑道內相關設施進行整建,於87年7月15日正式對外供民眾參觀,並派員管理,維護環境清潔,並提供遊客相關解說服務。整建後,園區仍保留部分軍事風貌,包含營區集合場、司令臺、乃至坑道入口處精神標語,使到訪民眾親身感受濃厚戰地文化氛圍。

天然音箱 變身藝文場域

此外,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也自98年開始邀請音樂家,運用坑道特色呈現音樂流動特性,紛獲各界好評。後於每年10月中旬皆會舉辦為期2天的「坑道音樂節」,吸引海、內外樂迷到訪金門,參觀戰地史蹟同時,更能藉由坑道遼闊空間所形成的天然巨大音箱效果,使到訪民眾感受蕩氣迴腸、回音繚繞的音樂饗宴,讓舊有戰地史蹟搖身一變成為富有戰地風情的藝文場域,促進全民國防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坑道入口處也陳列國軍撥贈國家公園的除役船艦與武器。包含「八二三戰役」期間擔任戰車運送及各型機械、車輛及物資駁運角色的LCM機械登陸小艇、LCVP人員登陸小艇、40公厘單管砲、40公厘雙管砲、美製20公厘機砲、3吋50倍單管砲等,使民眾得以進一步認識國防軍武。而往昔用以供駐防人員住宿使用的兵舍,則搖身一變成為文創商品販售空間,再加上每年定期舉辦的坑道音樂節,皆能看見翟山坑道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精心規劃下,融入各項新興元素,使原有戰地史蹟不僅具備紀念價值,更能成為文創、藝文等多功能場域,適合各年齡層民眾到訪參觀,打造獨特的全民國防景致。

翟山坑道內開闊水道空間,氣勢磅礡。 (記者陳怡璿攝)

翟山坑道勒石。(記者陳怡璿攝)

翟山坑道內水道呈現A字型,原為登陸小艇泛水迴轉運補使用。(記者陳怡璿攝)

坑道內壁畫,描繪早年小艇停泊於坑道內景象。(記者陳怡璿攝)

坑道入口附近陳展國軍除役裝備,民眾可進一步認識國防軍武。(記者陳怡璿攝)

坑道入口處的精神標語,富有濃厚戰地氛圍。(記者陳怡璿攝)

順遊景點。(資料來源:金門觀光旅遊網、記者陳怡璿整理)

交通資訊。(資料來源:記者陳怡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