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護盤史...國安基金還沒影

工商時報【簡威瑟╱台北報導】 國安基金今日召開例行性會議,「國安基金要不要進場?」已成為市場關注議題。統計2000年以來,國安基金六次投入股市護盤,均有助短期市場信心提振;惟國內外系統性風險發生、台股最大跌幅已達2∼4成兩條件,是國安基金過往進場條件,但現在狀況尚未「達標」。 凱基投顧台股策略分析師張明祥指出,國安基金是否進場護盤,成為近期立法院質詢焦點,綜合國安基金過去六次投入股市護盤的背景或經驗,主要包含以下兩個共同條件:1.國內外系統性風險發生、2.台股最大跌幅已達2∼4成。 法人剖析,台股本次回檔狀況,僅符合上述的第一項條件,據此來看,應不到國安基金入場時刻,而且國安基金是否動作,必須經過嚴謹開會討論決議,方能動作。 張明祥在台股策略研究敏感度極高,像是貿易戰最新動態、台股選舉行情等,均於第一時間提供旗下客戶最新看法,建立客戶高度信賴。 前六次國安基金護盤經驗分別為2000年3月(政黨輪替)、2000年10月(停建核四)、2004年5月(總統大選兩顆子彈事件)、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2011年12月(歐債風暴與北韓金正日過世)、2015年8月(美國升息不確定性與全球經濟復甦遲緩)。 統計這六次護盤經驗,在正式宣告啟動護盤後的一周均呈現上漲,漲幅達1.1∼9.8%,惟宣告護盤後一個月的報酬率則為-12.6∼11.3%,宣告護盤後三個月的報酬率則為-18.2∼15.9%,成效不一,代表中長期股市表現,仍以基本面為最重要主導因素。 外資圈人士說,國安基金進場護盤時,通常都是盤勢「差到不行」的時候,與其過度期望國安基金救市,不如先關注即將報到的大立光與台積電雙王法說,是否有亮點來扭轉電子股頹勢,以及中美貿易戰等變數最新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