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認為博愛座是他的?起因是1975年這件事

▲因博愛座產生糾紛的事件層出不窮,博愛座否除與否再度掀起討論。(圖/NOWnews資料照)
▲因博愛座產生糾紛的事件層出不窮,博愛座否除與否再度掀起討論。(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大眾運輸「博愛座」糾紛不斷,不久前才有一名女子連續上班12小時後感到疲累,搭捷運卻被逼讓座,情緒失控撞柱濺血,昨(19)日又傳年輕男子搭捷運,表明身體不適,拒絕讓「博愛座」不料反遭老人辱罵掌摑的新聞。博愛座依文化也遭翻出源自1975年前總統蔣經國推行的學生讓座運動。

有網友在PTT發文詢問, 老人會覺得「被讓座是應該的」是誰的問題?台灣老人好像覺得「讓座」天經地義,但反觀國外,年輕人讓座,老人還會生氣「我沒這麼老」,為何會有這樣大差異?

遭翻出博愛座的源頭就是蔣經國在1975年推行的學生讓座運動,以前博愛座教的確實是只給老人,讓座文化原先是基於國民黨的道德與倫理教育強調的國民美德。

根據聯合報報導,1975年08月27日,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在台北行政會議上表示,台北市不但要注意經濟建設,也應該注意精神建設,例如等公車不排隊,在車上不肯讓座給老弱婦孺,這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反映道德的低落,之後台灣各地就紛紛掀起了「學生讓位運動」。

至於「博愛座」由來,1976年4月2日聯合報報導指出,台北市各公民營公車業表示,為紀念總統蔣公逝世週年,將於北市各線公車上普設「博愛座」,以表示對蔣公追思之忱。多家客運公司響應,共計公車二千六百九十九輛,每車設「博愛座」兩個,希望市民乘車時主動讓座老弱婦孺。

根據這段歷史,也有網友指出「當年被教育讓座的青年長大了,所以現在他們覺得自己有資格被讓座。」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謝長廷「班機遭雷電擊中」!被爆破巨響嚇壞:慌到想寫遺書
吳沛憶羞辱黃國昌「不舉」!黃揚明嘆為聲量走極端:恐遭罷免
年輕人不挺了?民團號召青鳥重返立院集結!首場記者會驚見僅50人

看更多相關新聞
博愛座衝突有感 醫揭長者可能「活成令人討厭樣子」的5大危險因子
博愛座紛擾不斷存廢引討論 衛福部擬重提修法擴大優先乘坐對象
1周2起老人攻擊事件 北捷曝難處:「1原因」無法取消博愛座
博愛座吵翻 他搭日本地鐵見1幕超驚奇:台灣沒看過
你知道博愛座的由來嗎? 文史工作者曝:為紀念「這位」已故前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