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重聽」莫輕忽 配戴助聽器重獲新「聲」活

屏東榮民總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卓晉方表示,產生老年性重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隨著年紀增長導致聽覺器官生理退化,一般約從五十歲開始。(記者蔣謙正翻攝)
屏東榮民總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卓晉方表示,產生老年性重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隨著年紀增長導致聽覺器官生理退化,一般約從五十歲開始。(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屏東報導

您是否發現與家裡的長輩談話時,需要很大聲地喊,他們才能聽得清楚您在說什麼呢?小心,這很可能這就是重聽的警訊!

屏東榮民總醫院接獲一位78歲的患者,根據他和家人描述發現其症狀有在家電視開得很大聲、聊天經常沒有回應、講話的音量越來越大像是在罵人。以及患者本人有耳鳴的情況發生,且不能忍受較大的聲響。子女在發現問題後帶著長輩來做檢查,才發現是老年性重聽,便開始配戴助聽器且定期回診接受治療,避免聽力功能繼續退化。

屏東榮民總醫院有配合退輔會針對榮民朋友的助聽器補助專案,若患者有需要可以到屏東榮民總醫院耳鼻喉科門診做諮詢。(記者蔣謙正翻攝)
屏東榮民總醫院有配合退輔會針對榮民朋友的助聽器補助專案,若患者有需要可以到屏東榮民總醫院耳鼻喉科門診做諮詢。(記者蔣謙正翻攝)

屏東榮民總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卓晉方表示,產生老年性重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隨著年紀增長導致聽覺器官生理退化,一般約從五十歲開始。另外像是慢性中耳炎,耳垢堵塞、毒性藥物、聽神經瘤,及現代人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有可能造成聽力受損,所以不一定長輩才會出現重聽。

卓晉方醫師說明,有些工作者需長期暴露在噪音當中,如在工地上班的工人和工廠施作的員工,每天必須承受巨大的施工聲及器械運作的噪音,遇到這種無法避免的工作條件,建議可以在工作時使用耳塞,以此降低噪音對耳朵的傷害。而年輕人追求時尚、沉浸式的體驗,非常喜歡長時間戴著耳機聽音樂、打遊戲。醫生勸大家還是要適當的控制音量和使用時間,不要為了一時的感官體驗而影響到未來生活的舒適及便利。聽力功能的受損是不可逆的,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都將導致聽力功能退化,患者也會在長期溝通不良的情況下開始逃避與外界溝通,進而使大腦收到的刺激減少,久而久之甚至會退化,增加失智的風險。

卓晉方醫師指出,部分患者在配戴助聽器初期,會產生強烈的不適感,覺得耳朵有種被塞住的感覺,悶悶的很不舒服,或者無法忍受語音和噪音同時都被助聽器放大的嘈雜。尤其因助聽器的設計精巧,年長患者的手指較不靈活,很容易在配戴初期就失去耐心,不願再繼續使用。此時就須家人耐心的陪伴及引導,讓他們習慣配戴助聽器,並定期回院複診,才能有效延緩退化,維持患者與人溝通的社交能力,降低重聽給他們帶來生活上的困擾。另外,屏東榮民總醫院有配合退輔會針對榮民朋友的助聽器補助專案,若患者有需要可以到屏東榮民總醫院耳鼻喉科門診做諮詢。

卓晉方醫師表示,預防勝於治療,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減少接觸高噪音的環境,並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耳機,同時規律運動,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早發現並就醫治療,才能讓我們的生活不受重聽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