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想要保儲蓄險!急問「怎麼說服我媽別存」 引發兩派網友論戰

[FTNN新聞網]記者洪宗荃/綜合報導

投資的方式百百種,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和熟悉的理財方式,但如果和家人之間觀念起了衝突,那可能就要試著去好好溝通。一名網友日前發文表示,自己母親的理財方式,過去就是「存銀行」保本,但最近受到影響,想要嘗試新的投資方式,結果被說服後,考慮投保「儲蓄險」。原PO表示不贊成,但媽媽不聽勸,於是上網發問「怎麼說服我媽,別存儲蓄險」。貼文一出,引發網友正反兩派論戰。

有一名網友上網發問:「怎麼說服我媽,別信阿姨的話術存儲蓄險。」(示意圖/Pixabay)
有一名網友上網發問:「怎麼說服我媽,別信阿姨的話術存儲蓄險。」(示意圖/Pixabay)

一名網友日前在Dcard的理財版上發文表示,自己的媽媽「過去的理財方式就是自己放銀行存起來」,不過,可能受到身邊朋友影響,發現原本金錢觀保守又苦幹實幹型的媽媽,最近突然想試試不同的理財方式」。

原PO指出,有阿姨知道後,「一直問我媽要不要保儲蓄險,說儲蓄有額外的利息,還能有保險功能,而且我媽保守也不太花錢,很適合我媽什麼的。」原PO自己覺得,儲蓄險就「韭菜」,豈料媽媽竟對儲蓄險「考慮中」,讓她擔心「直接一個傻眼綜藝摔」。

自己覺得可能無法勸阻母親,原PO上網發問:「怎麼說服我媽別信阿姨的話術存儲蓄險,還有板友會建議保守的她甚麼理財方式呢?」。

貼文一出,許多網友對原PO不以為然,紛紛留言認為,「傻眼誒,沒有什麼商品是韭不韭菜,只有適不適合而已,資產跟吃飯一樣要營養均衡,全部都投資在面臨風險時被套,又剛好需要用錢時,妳要認賠殺出嗎」、「其實我覺得如果媽媽沒有其他理財管道,存儲蓄險反而可以避免被詐騙之類的,加上有壽險功能」、「每個人適合的理財工具不一樣,不必去勉強吧」、「商品沒有好壞,只差別在買的訴求」。

不過,也有網友贊成原PO的意見,「要用到錢就放50%在有配息的etf,另外50%放高利活存」、「我女朋友買儲蓄險,結果他的保險業務給他終身壽險,還有投資,他說專儲蓄,結果呢?存了30(萬),只能拿回19(萬),保險業務還是認識的人喔」、「我同意原po說的,多數儲蓄險真的都把人當盤子欸。假設買六年期的,意思是妳持續繳費六年,還不能六年繳完錢馬上領回,因為可能會虧本」。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美債狂漲!他砸20萬押ETF「賺1倍也爽」內行人搖頭:遲早震盪
20歲存到第一桶金!她歐印0056、00878、00919每月爽領2萬 內行曝真相
台灣人超愛買!2023上半年「外幣保險」買了14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