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買癌症險】安心抗癌 一次性給付保單最給力

台灣癌症人口日增,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人罹癌,隨著醫學進步,癌症治療方式日新月異,但相對花費也跟著提高。一旦罹癌,除了醫藥費開銷變大,也可能因須專心養病而中斷收入,因而挑對有一次性給付和理賠項目齊全的癌症保單格外重要。

40歲的張太太在一次例行性檢查發現罹患乳癌,開始接受治療才想到多年前買的醫療險可以申請理賠,「業務員說,我買的是住院醫療險,只理賠手術住院3天,後續化療都是排門診,沒有住院,不能理賠。」張太太既無奈又感慨,完全沒料到醫學進步跟健保制度改變,竟讓自己的保單功能打了折扣。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年報顯示,2015年國人初次診斷罹癌人數共10萬5,156人,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人罹癌,儘管國人對癌症篩檢的意識已提高,每年仍有4萬多人被癌症奪走生命。

手術天期短 日額給付高無用

癌症固然可怕,但非不治之症,「癌症醫學不斷有新技術出現,像是微創手術、影像導引放射線治療、基因檢測及癌症新藥等,不僅讓住院天數變少,治療精準度提高,更能有效降低副作用產生,可是多數是自費項目,動輒數千至數十萬元。」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形容,抗癌是一場戰爭,而治療癌症的花費是筆可觀負擔。

癌症治療技術不斷進步,不須聞癌色變,但像是影像導引放射線治療、微創手術多需自費。
癌症治療技術不斷進步,不須聞癌色變,但像是影像導引放射線治療、微創手術多需自費。

其實不少民眾都懂得透過保險轉嫁罹癌的經濟風險,但在癌症希望基金會擔任保險諮詢志工多年的曾淑媚表示,「第一線遇到的狀況是,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保單內容,尤其早期買的癌症險和目前的健保制度和治療方式脫勾,保障顯然不足。」她指出,早期癌症險的投保觀念著重在日額給付要買高,但如今進行癌症手術只需住院3、5天,後續多為門診醫療,沒住院就不理賠。

曾淑媚感嘆,這幾年案例看得多,感受更深刻,「我發現很多癌友都欠缺一次性給付,也有些癌友雖然有一次性給付,但給付額度太低,無法發揮保險救急的功能。」

為何一次性給付如此重要?統一保經業務經理陳芳琪表示,一方面醫療支出接踵而來,另方面暫離職場養病,收入中斷,「罹癌後,保單能一次給付至少100萬元保險金最好用!保戶可自由運用在標靶藥物、請看護或買營養品。」

國人對癌症篩檢意識提高,早期發現就能盡早治療,提高存活率。
國人對癌症篩檢意識提高,早期發現就能盡早治療,提高存活率。

尤其標靶藥物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治療方式,雖然健保給付納入多款標靶藥物,但仍屬條件給付,例如治療乳癌的賀癌平(Herceptin),年花費約70萬至80萬元,若是腋下淋巴結沒有轉移的早期乳癌,健保不給付;另一款同樣治療乳癌的賀疾妥(Perjeta)則是自費,治療1年恐需150萬元。

市面上癌症險種類眾多,有一次給付型的癌症險,也有分次給付的傳統型癌症險,到底該怎麼挑最有保障?以下綜合專家建議,整理出3大重點。

抗癌保單 優缺點
抗癌保單 優缺點

重點一、一次給付 安心抗癌

一次給付型癌症險的特色是,經醫師確診罹癌即可獲得一筆保險給付,有的商品針對這筆保險金,又區分「初次罹患原位癌或低侵襲性癌症」(最早期或定義為第0期的癌症)及「初次罹患癌症」二類,理賠各以一次為限。

若保戶確診罹患原位癌,保險公司會先給付保額10%或15%的保險金,之後保單仍有效,日後若罹患屬惡性腫瘤的癌症,則再給付一筆保額。這類保單目前產壽險公司皆有賣,優點是保費便宜,缺點是多屬一年期、附約、有續保年齡上限。

友邦人壽有最高一次給付250萬元罹癌保險金的商品,但若是在第一保單年度確診,僅退還已繳累積保費的3倍金額,必須是第二保單年度起確診才全額理賠。

抗癌保單各有優缺點,選購前要了解確診定義及理賠相關規定。
抗癌保單各有優缺點,選購前要了解確診定義及理賠相關規定。

除了癌症險有一次給付型商品,保障範圍更廣的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也能在確診罹癌後,給付一筆約定保額後終止保單,但保費較貴。以台壽步步盈重大疾病終身保險為例,100萬元保額、20年期,30歲男性年繳保費4萬1,900元。

同樣是一次給付,怎麼選最有利?台灣人壽理賠部協理藍東義指出,預算少就挑一次給付型癌症險,而有家族病史且預算足夠者,可考慮優先投保重大疾病險或重大傷病險。

重點二、分次給付 長期作戰

傳統癌症險主要是理賠治病的過程,尤其癌症已漸漸轉變為慢性疾病,定期回診治療並追蹤的案例不在少數。罹患甲狀腺癌的蔡先生就是幸運買對癌症險的一例,當初是因為太太的堅持而買下6單位的終身癌症險,保單內容有理賠住院日額,也理賠出院療養金,抗癌已16年之久的他,至今仍定期回院接受治療,安排住院一天合計出院療養金,可理賠約1萬多元。

台壽理賠部協理藍東義認為,選癌症險重點有二,一是初次罹癌金高,二是理賠項目齊全。
台壽理賠部協理藍東義認為,選癌症險重點有二,一是初次罹癌金高,二是理賠項目齊全。

藍東義強調,理賠項目齊全是癌症險的挑選重點,包括要有住院日額、出院療養、手術、門診、放射線及化學治療、骨髓移植、乳房重建等。「有些舊的癌症險,保單條款針對化學治療是載明理賠『注射化療』,因此不理賠口服的化療藥劑,不過,現在多數市面上的癌症險不再有此限制。」他提醒,民眾在投保前,要仔細看清楚理賠項目及相關條款。

儘管因為昂貴的新療法出現,讓一次性給付備受青睞,但多數一年期商品最高保額僅5、60萬元,民眾仍需評估額度是否足夠,因此專家多建議在經濟能力提高後,加保分次給付的傳統型癌症險。尤其近來分次給付的概念擴及癌症生活扶助金,達到轉嫁出院療養收入中斷的風險,保單載明每月提供一筆照護金給罹癌保戶,直到約定次數上限,例如保證給付36個月等。

重點三、實支實付 加強保障

藍東義表示,規劃實支實付醫療險,例如雜費額度10萬至20萬元,可彌補住院時癌症險一次給付或定額給付的不足。陳芳琪也認為,雖然實支實付醫療險必須住院才理賠(少數門診可理賠),但由於可支應健保不給付的雜費項目,仍舊不可或缺,在經濟能力許可下,規劃可副本理賠的雙實支是加強選項。


更多鏡週刊報導
【聰明買癌症險】標靶藥物自費年燒上百萬元 讓人安心治病的保單是...
【聰明買癌症險】癌症希望基金會第一線志工說 癌友都欠缺這類保險給付
【聰明買癌症險】抗癌花費大 買癌症險轉嫁風險牢記3重點
【聰明買癌症險】一次給付癌症險救急 高額藥費、聘請看護沒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