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是什麼?肌少症自我檢測?肌少症上身恐失能 醫師揭3大錯誤觀念

是否遇過瓶蓋或罐頭難以打開?或許不是鎖太緊,而是肌少症找上門了,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凶手之一,但也可能發生在青壯年人身上,只要過了40歲,肌肉量每10年會減少8%,隨著壽命延長,肌少症也越來越常見,根據衛福部公布的國人生命指標資料,2019年國人平均餘命80.86歲,健康餘命為72.39歲,等同於國人平均有8.5年陷入疾病纏身或失能狀況,Yahoo TV「彭博士觀風向」邀請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醫師,示範如何自我檢測有沒有肌少症風險,並教導連刷牙時都能訓練肌肉的的動作。

痰咳不出來?瓶蓋打不開?肌少症上身恐失能 醫師揭3大錯誤觀念害肌肉流失
痰咳不出來、吞嚥卡卡與肌少症有關!哪些居家運動可逆轉?(圖/Getty Images)

肌少症是什麼?

身體肌肉量流失,會造成失能、生活品質下降,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可能會越走越慢,並且變得容易跌倒。

肌少症自我檢測

小腿圍:兩手指頭圍成圈,若能輕鬆套住小腿最粗的部位,就有肌少症風險。

握力:男生要能提起28公斤、女生18公斤。

手指圍起來的圈不會因身體胖瘦改變,是很好的肌少症檢測工具。
手指圍起來的圈不會因身體胖瘦改變,是很好的肌少症檢測工具。

肌少症徵兆

1.走路遲緩,例如在室內平地行走困難。

2.握力下降,例如拿不動5公斤的沙拉油罐或是毛巾擰不乾。

3.行動吃力,從座椅起身變得困難,必需撐著扶手才能起身。

4.反覆跌倒,跌倒機率增加,甚至1年內連續跌倒2次以上。

5.體重減輕,半年內體重減輕5%。

6.吞嚥障礙,咀嚼、吞嚥相關的肌肉功能退化,造成難以咀嚼和吞嚥。

導致肌少症的錯誤觀念

1.營養師不均衡

只吃清粥小菜等飲食方式,容易蛋白質攝取不足,身體缺乏合成肌肉的原料,補充時,動物性蛋白質會比植物性蛋白質更好吸收。

2.生病時過度靜養

若身體有活動能力,醫師也評估沒問題,最好能早點下床活動,避免肌肉流失。

3.喝湯補充營養

許多人會喝湯補充營養,但大部分的營養都在肉裡面。

痰咳不出來?瓶蓋打不開?肌少症上身恐失能 醫師揭3大錯誤觀念害肌肉流失
湯的營養絕大部分都在肉中。(圖/Getty Images)

一天需要吃多少蛋白質?

每公斤需要1.2克蛋白質,若50公斤的人,一天就需要60克(50×1.2)蛋白質

多年沒運動來得及?

隨時運動都不嫌晚,但有些運動對心肺的刺激度不足,運動效果有限,例如走路或慢慢地游泳,建議改為間歇性衝刺訓練,可以慢慢游一趟,再衝刺一趟,依照個人身體狀況調整。

居家運動強化肌力

1.簡易版伏地挺身:可以站在離牆壁一步的地方,手撐在牆上做、或是跪著做,會比標準版伏地挺身輕鬆,第一次建議做10下,再循序漸進訓練。

2.深蹲:雙腳平行向前,約與肩同寬,臀部帶動身體往斜下方「坐」,膝蓋盡量不超過腳尖,若動作標準,蹲下時腳尖還能輕易抬起來,第一次建議做30下,再慢慢提升次數。

3.核心訓練,做出伏地挺身的準備動作,雙手與肩同寬,前臂貼地撐起身體,讓脊椎保持水平狀態,盡可能長時間撐住。

4.肺部肌力訓練:透過吹氣練習,吸一口氣再吐出,盡可讓出氣量少而長久,並且吐光最後一絲氣,或是多唱歌也有幫助。

膝蓋不好能做什麼運動?

坐著讓大腿在椅子上,抬起小腿讓腳打直,做的時候速度要慢,伸直時稍微在空中停留幾秒,這樣能訓練到膝蓋上方的股四頭肌,能夠強化肌肉、穩固關節,又不會造成膝蓋負擔,開過刀的人也可以做。

延伸閱讀
杜絕現代文明病 肌少症5大徵兆
肌少症可以簡單測 如何強化肌肉?

責任編輯/謝宗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