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停藥追蹤 肝癌發生率降5成

台灣B肝治療再現重大突破!中研院院士廖運範教授在二○○○年「亞太B型肝炎指引」提出,歐美肝病學會二○一六年起跟進。林口長庚及基隆長庚的肝病研究中心跨院合作,針對一○八七位肝硬化病人進行長達十年的治療追蹤,結果證明「固定療程組」病人相對於「長期服藥組」病人,不但肝癌發生率減少五○‧三%,病毒的清除率更超過十二‧八倍,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六十七%。這項成果可望繼續引領B肝治療邁入新里程碑,造福更多B肝病人。研究近日已獲肝臟學頂尖期刊「肝臟學(Hepatology)」接受並準備刊登。

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簡榮南教授表示,台灣自一九八六年率先全球於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至今成果斐然,青少年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帶原率由一○至十二%下降至○‧八%,現況全台感染B肝的人數約為一八○萬,其中約有四成病人會引起反覆性肝炎發作,有可能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健保自二○○三年起開始有條件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不論是e抗原(HBeAg)陽性或陰性,肝功能(ALT)上升至正常值上限的二倍以上(>72U/L)二次,中間相隔三個月,就可開始考慮服用抗病毒藥物。但若追蹤中發生黃疸指數(total bilirubin) >2 mg/dL,或凝血�原時間超過正常值三秒以上,可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不需觀察三個月。

簡榮南教授進一步指出,目前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僅只抑制病毒繁殖,無法有效清除存在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基因體(cccDNA)。反觀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cccDNA的唯一利器。

陳益程副教授表示,B肝屬去氧核醣核酸(DNA)病毒,本身並無直接致病性,發炎是肇因於宿主的免疫T細胞反覆性攻擊帶有B肝病毒的肝細胞,引起肝細胞的凋亡及纖維化的結果,屬於免疫疾病,所以當患者發生肝功能(ALT或GPT)上升,肝臟發炎同時也讓病毒減少,並不急著治療,臨床應觀察三個月來判斷宿主有無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

目前健保對HBeAg陰性的患者,提供三年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中需驗三次B肝病毒(HBV DNA),每次間隔六個月,若均為陰性即可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