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林國小與臺灣原生魚保育協會合作 復育瀕臨絕種菊池氏細鯽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育林國小與臺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共同合作,13日舉辦「育林生態池,復育原生魚」的活動,和學生共同復育被列為國家瀕危的物種(依據2017年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名錄)臺灣特有種淡水魚「菊池氏細鯽」;讓學生藉由近距離觀察及復育的實際行動,共同關注生態環境永續議題。

圖/育林國小校長張維中強調,這次的復育活動很有意義,感謝鍾宸瑞老師提供專業知識,讓全校師生受益,生態池的重建。(育林國小提供)
圖/育林國小校長張維中強調,這次的復育活動很有意義,感謝鍾宸瑞老師提供專業知識,讓全校師生受益,生態池的重建。(育林國小提供)

圖/育林國小校長張維中強調,這次的復育活動很有意義,感謝鍾宸瑞老師提供專業知識,讓全校師生受益,生態池的重建。(育林國小提供)

臺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鍾宸瑞老師表示,「菊池氏細鯽」又稱臺灣細鯽,僅分布於臺灣北部及東部的水域,為臺灣特有種;這次在育林國小生態池復育的是,分布在新北市雙溪區岌岌可危的族群,經過協會與裕民國小兩年的繁殖,讓育林國小成為全國第一所復育新北市特有種—菊池氏細鯽的學校。

育林國小生態池在重建中,透過鍾宸瑞的指導,也栽種許多臺灣原生的水生植物,並以自然課本中介紹的挺水型、浮葉型、漂浮型、沉水型四類,種植臺灣原生水生植物,例如被列為野外滅絕龍潭莕菜、圓葉節節菜、日本菱(野菱)、龍骨瓣莕菜(水蓮)、槐葉蘋、風箱樹、臺灣水韭等;除復育臺灣原生魚,也保留臺灣原生植物生存樣態,可讓育林國小學生更了解臺灣原生物種的動植物。

總務主任廖致舜說,生活周遭的外來物種氾濫、充斥,有些已嚴重危害臺灣的生態,希望藉由復育原生物種,拋磚引玉能使更多人重視臺灣的原生物種;這次重建生態池也請401班同學一起幫忙,將外來物種移除,引進原生物種,從清理、布置田土到種植水生植物,都是利用中午時間和班上同學一起完成。孩子在過程中學習到生態建立的過程,也能體驗到永續環境的重要性。

401班張少穎老師認為,每次孩子回到班上,都不斷跟同學分享生態池建立的過程,同學都很喜歡學校的生態池;許家睿、鄭家有、王宥緯、高柏程同學都說,放魚活動好好玩,看到魚游進生態池裡,好第一次腳踩在田土裡的感覺好特別,腳陷在泥巴裡拔不出來,且學校竟然有瀕臨絕種的魚,我要好好保護牠們,之後要擔任生態小志工,每天都要來維護生態池的清潔。

育林國小校長張維中強調,這次的復育活動很有意義,感謝鍾宸瑞老師提供專業知識,讓全校師生受益,生態池的重建,也能配合學校校訂課程發展,融入SDGs議題,讓孩子透過觀察及實作,了解到生態延續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透過教育學習復育更要懂得保育,未來共同守護臺灣原生物種。

更多引新聞報導

回應社會大眾對民進黨的期待 賴清德交辦各縣市主委這些任務

林口國中推閱讀深耕與美感創作 國中教育會考國文科近4成精熟

新北土城民宅火警奪3命 侯友宜:已交代區公所、社會局關懷

拒簽民進黨團推動藐視議會法案 侯友宜:議會有共識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