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冒腫塊3成是癌轉移 醫籲提高警覺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5日電)一名男子洗澡時發現鼠蹊部雙側冒出腫塊,1個月後腫塊表面竟糜爛流出液體且伴隨異味,確診為良性上皮性囊腫發炎。醫師提醒,鼠蹊部腫塊有30%是惡性腫瘤轉移,呼籲提高警覺。
收治個案的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今天表示,上皮性囊腫是一種良性的腫瘤,全身的皮膚都可能發生,觸摸時會有顆粒結節感,大小由幾公厘到數公分不等,外觀呈堅硬球狀,囊壁為正常表皮,內容可能為角質物結晶或是膽固醇,會單顆或多顆同時發生,隨著時間逐漸變大。
劉國威指出,上皮性囊腫的發生可能與外傷、體質、飲食習慣等有關,若正好發生於鼠蹊部皺摺處可能因反覆摩擦,加上清潔不易而感染發炎,長期沒有好好治療,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在治療方面,劉國威說,病灶發炎時可先以藥物改善發炎情況,嚴重者須切開清除發炎物質,等到發炎緩解後再以手術切除。
劉國威指出,據統計,鼠蹊部發現腫塊有30%是惡性腫瘤轉移造成,因此在此部位的腫塊若有紅腫、流膿都應提高警覺,儘早切除化驗鑑別診斷。
他也提醒,近期天氣轉熱,民眾容易流汗,日常生活除應注意衛生、作息規律、飲食少油炸,也應穿著避免緊身衣物摩擦等,都有助於預防上皮性囊腫發炎的問題。(編輯:陳政偉)1100415
更多健康相關新聞
天氣忽冷忽熱 這些心血管症狀要注意
起床後一定來杯咖啡?三個習慣原來可能讓你更累!
腰痛是扭傷?發燒是感冒了?小心「感染症」上身
男童長短腳差6公分 不畏艱難勇復健
怎麼都不會老!黑木瞳的內外兼養三大凍齡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