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 風電商籲補貼碼頭租金

延了3年終於完工。丹麥風電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22日宣布,身為政府離岸風電二期入選的彰芳西島風場62支風機,已全部完工,今年內將可全數併聯發電。面對賴政府喊第二次能源轉型,CIP則疾呼要用政策工具補貼台廠供應鏈碼頭租金等。

彰芳西島離岸風場昨日舉辦完工感恩茶會,副總統蕭美琴上任第3天,就親臨現場力挺,是其參與首場民間活動,她大讚彰芳成果,在能源轉型上具有重要意義,讓淨零碳排道路可有更大信心。

彰芳西島最早政府設定是2021年就要完工,中間歷經疫情、缺工,開發商申請展延,終於在今年2024年迎來落成目標。總計離岸風電二期11座風場,現在僅JERA捷熱能源的海能、沃旭能源的大彰化西南、東南、CIP的彰芳4座全數完工。

CIP區域總裁許乃文表示,彰芳西島希望儘速取得電業執照,今年整場發電。接下來今年還有與中鋼合作的中能風場要完工。參加政府離岸風電3期之1的渢妙風場,也有信心成為唯一可準時2027年完工風場。

面對賴清德總統喊二次能源轉型,許乃文說,離岸風電將是能源轉型2.0很重要的一環,原因在於政府要推氫能,且需要綠氫,目前台灣最有效率的,就是用離岸風電製氫。

許乃文疾呼新政府,應該趕快利用政策工具補貼台廠供應鏈。以水下基礎廠商世紀鋼來說,其製程成本與國外差不多,但產品售價卻貴很多。問題是出在國外的船塢設施都折舊完畢,但國內卻要負擔租金、港口設施建置,因此政府應協助本土供應商碼頭免費使用、降低稅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