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細胞癌 男性罹患率大於女性

腎細胞癌早期多沒有症狀,因體檢、超音波、電腦斷層等愈來愈普遍,所以更多的腎臟癌可以早期診斷出來;傳統典型三症狀(腰痛、血尿、腹腫塊):只佔一○至十五%的病人,且常發生在晚期的病人。然而仍有三○%的病人是因為轉移症狀(如:骨頭痛或肺陰影),才發現腎臟有癌症。

由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新北市立圖書館主辦的「癌症防治‧掌握先機」公益系列講座,邀請臺北榮總泌尿部部主任黃逸修教授主講「腎癌防治·掌握先機」。

四十年前意外發現的腎腫瘤只佔一○%,現今則高達六○%;這些意外發現的腎腫瘤通常不大(小於四公分)、生長緩慢、轉移機會低、將近二○%是良性的。當一側腎細胞癌切除後,另一側發生腎細胞癌的機率約一%。

腎臟最常見的原發惡性腫瘤,腎臟腫瘤大約八○~八十五%都是惡性的。腎臟癌的危險因子:吸煙、肥胖、高血壓、慢性腎衰竭透析患者。

男性罹患機率大於女性,比例約為一‧五至二比一;多發生於五○至七○歲之成年人身上,非轉移RCC的治療主流:外科切除、能量消融;轉移性RCC的近期進展:標靶治療、免疫治療。

不論是十年存活率、手術陽性邊界或者是局部復發比率,部份腎臟切除手術與根除性腎臟切除手術一樣。部份腎臟切除能保留同側部分腎功能,根除性腎臟切除手術後較容易發生“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患者較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甚至因此而需住院、死亡的機率也比較高。但,不是所有的腎細胞癌都可行,且手術技術困難。

大部分晚期病患的腫瘤通常無法以手術完全切除,因為腫瘤太大,切除後會影響器官功能,或造成危險;侵犯高危險區域,強行手術反而危險;且,腫瘤擴散、轉移,也無法切除乾淨。化療藥物對於晚期腎細胞癌患者效果有限,同時可能發生難耐受的副作用(包含頭髮脫落、口瘡、食慾不振、噁心和嘔吐、腹瀉或便秘、嗜中性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造成的倦怠)。放療只有局部反應,非主要治療方式。

過去轉移性腎細胞癌全身性療法以傳統免疫療法為主,副作用大、治療成效有限,而化療反應率差!自二○○六年後FDA核准標靶藥物用於轉移性腎細胞癌的治療,一切有了突破性進展。傳統化學治療是同時攻擊癌細胞及正常細胞,標靶治療是針對腫瘤特有的基因變異治療,理論上對正常細胞傷害性較小。標靶治療對腎細胞癌是重要的藥物治療,可用於一線、二線治療,可延後疾病惡化期,可延長存活期。但標靶治療有副作用,包括:腹瀉、口腔問題、手足症候群、高血壓,通常可忍受,可藉由暫時停藥、調整劑量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