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傷後低血鈉正確正確診斷用藥改善反覆住院

腦傷後低血鈉正確正確診斷用藥改善反覆住院

很多疾病的症狀表現都很類似,要確診病因並不容易!一名七十多歲陳老先生三年前車禍腦部開刀,之後長期低血鈉,經常出現四肢無力、意識不清等症狀,反覆在神經外科與內科住院治療,一直到腎臟科醫師收治住院後,確診為「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簡稱SIADH),以利尿劑「Tolvaptan」治療後,終於不再反覆住院,恢復正常的居家生活。(張文祿報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主治醫師陳虹志表示,臨床輕微低血鈉症狀多為暈眩、四肢無力,其中慢性的輕微低血鈉通常不會有症狀,但若血鈉值低於125mmol/L(正常值為135至145mmol/L),或是急性低血鈉時,上述症狀就會更為明顯,嚴重時更可能會有意識障礙、癲癇、昏迷等狀況,因臨床上低血鈉的診斷有很多可能性,需要內科專科醫師診治,才能提供正確診斷與治療。

陳虹志指出,這名老先生住院後診斷為「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治療方式為高鹽飲食(一天食用8至10gm的食鹽)與限制水分攝取(一天不超過500至1000cc),並自費使用利尿劑「Tolvaptan」控制,使用後隔天,經服用半顆後,隔天患者解除手腳無力、意識不清等症狀,之後,少量服用利尿劑,都維持正常,大幅減少家屬照護負擔。

陳虹志醫師說明,「SIADH」為體內分泌不正常濃度的抗利尿激素(ADH),造成水份滯留,引發低血鈉情形,此疾病好發於曾經腦部創傷或出血、肺癌(小細胞癌)、使用抗癲癇藥物等患者;透過利尿劑「Tolvaptan」治療,能在腎小管阻斷水份的再吸收,改善低血鈉的問題,也不像其他利尿劑會出現低血鈉、低血鉀等副作用。

臨床上的急性期治療,則通常會補充高濃度食鹽水(3%NaCl),頻繁追蹤血鈉,直到症狀改善或血鈉改善,這些過程都需要住院嚴格監控,保護病人安全。

此外健保局去年九月已將此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唯健保規定須住院患者且血鈉須低於125mmol/L才能使用,而且限制給付次數,條件仍較為嚴苛,不過經調降藥價後,現在價格已較為親民,以此個案為例,僅需使用少劑量即可達到免於反覆住院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