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變鈍懷疑失智?醫提醒:可能是「隔離症候群」3大症狀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兼品質管理中心主任周元華指出,JAMA有一篇研究顯示,老年人因為疫情被隔離,死亡率上升。

對於疫情被隔離的研究,周元華指出,近來國外常用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隔離(Seclusion)、封城(Lockdown)等名詞形容,這些狀況有些是重疊,但大致說來都差不多。

焦慮、認知功能下降、體重增加 疫情隔離症候群3大症狀

周元華根據他近來在臨床上觀察到的現象,認為這也算是「疫情隔離症候群」(Pandemic Quarantine Syndrome),而國外研究人們因疫情隔離久了,會出現以下3大症狀:

「我有些病人過去常因公出差,因疫情必須隔離,他們覺得快要不會使用英文了。」周元華說,他的門診也有一些45歲以上的病人,甚至因隔離或不太敢出門,沒機會和人群互動,頭腦變得鈍鈍的,而懷疑自己是否失智了。

1.焦慮的情緒:被隔離久了,最常出現症狀就是焦慮,接著會出現情緒低落,如果因為隔離空間狹小而沒有充足活動空間,往往會造成失眠,甚至日夜顛倒。

2.認知功能下降:很多人在門診主訴自己的記憶力變差,很少與朋友聯繫,甚至於提不起精神上網,過去常用的名詞也都忘了,反應變慢,特別是忘記了常用的人名或地名,也提不起勁和老朋友連絡。

3.體重增加:美國學者最近研究顯示,美國人在疫情隔離期間,每人平均體重約增加15磅(6.8公斤),因此戲稱是「COVID-15」,而非「COVID-19」。

值得一提的是,周元華指出,大家以為疫情下的心理問題是隔離造成的,事實上國外有些研究也懷疑也許和新冠病毒感染或施打疫苗有關。

以新冠疫苗而言,周元華表示,由於mRNA疫苗會進入身體內的細胞,當然也有機會進入腦部,或是感染病毒後,兩者都有可能影響腦部海馬迴的記憶功能,人會變得焦慮、記憶力變差或失眠。他認為這些症狀可能是因免疫系統被活化所造成的,是否為可逆性,仍需要時間來驗證。

但是他最近也有一位長期失眠的病人,打完疫苗後,睡眠變得超級好,而停用了安眠藥。因此疫苗對於人們的影響,仍然充滿了許多不可預測的未知。

不過,周元華說,國外曾有研究指出病毒會影響腦容量,這個論點他覺得不太可能,因為周元華在瑞典卡洛林斯卡醫學研究院攻讀臨床精神醫學博士時曾解剖人腦,發現人無論種族或胖瘦,腦容量都是1,350cc。

(社區防疫安心原則,就是安、靜、能、繫、望。圖片來源 / 張家銘醫師提供)

和病毒從清零到共存 需要心理免疫

「從病毒清零到共存,現在我們最需要的是心理免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前理事長張家銘說,由於台灣清零太久了,過去確診比例低,但現在各國已逐漸開放,我們也需趁omicron病毒多數是輕症,多數人疫苗效力仍存下,邁入共存,就是要有「繫好安全帶,飛機準備起飛的心情般,相信機長(疫情指揮官)」。

(衛生福利部提供有防疫心理健康專區,以及安心專線1925給民眾參考使用。圖片來源 / 衛生福利部提供)

事實上,在疫情持續攀高的情況下,張家銘說:「就有病人跟我說,他們剉著等!」許多人會疑神疑鬼,不安全感上升,擔心自己染疫、打不到疫苗、買不到快篩試劑;或遭遇周圍親友染疫,也會生氣:「他為什麼這麼不小心?」,或自己染疫時:「是不是我害了別人?」

他表示,要拿掉這些負面想法,而是能夠主動掌握「控制感」,心理免疫力就是預先做好準備與防護,即便暴露感染,也可降低影響。

張家銘建議,當下我們應該反思:「防疫防的是病毒還是人心?」他舉例新加坡防疫廣告重點是「換位思考同理心」,很值得台灣參考。

張家銘也提醒,疫情之下的各種心情反應都是正常的,即使是被隔離,「也是幾天就過去了」,無法出門可以請外送送餐食,擔心身體不適要準備好常用藥品,甚至是有些病人不方便回診拿藥,也可問醫師能否視訊,再請家人幫忙拿藥。

周元華建議,要是擔心感染病毒不敢出門,可多利用電話或Line和親友連絡,「記得多用講的,少用寫的」,因為和對方講話會有互動,刺激認知功能效果更好。另外,即使是關在家裡或防疫旅館,也要多做伸展肌肉的運動,保持正常活動。

延伸閱讀:

輕症在家可公費用清冠一號治療 一張表秒懂看診申請流程

居家隔離、照護者暴增 個人自救之外 社區團結互助10重點超前部署

新冠肺炎輕症、重症、無症狀感染怎麼分?治療方法和傳染力秒懂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