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大到不能呼吸..北榮研發「前導式化療」 讓6旬下咽癌晚期患者免切喉、7年未復發

台北榮總頭頸癌治療團隊研發「前導式化學治療組合」,讓患者不需切除全喉,就能達到腫瘤局部控制的目標。(攝影/陳稚華)

頭頸癌是國人常見的癌症之一,台灣每年新增的病例數超過1萬人,發生率遠高於其他各國,是男性發生率第3位,死亡率第4位的癌症。

咽喉重要生理功能包括呼吸、說話及吞嚥,而頭頸癌泛指發生在頭頸部的癌症,常見的包括口腔癌、口咽癌、鼻咽癌、下咽癌、喉癌等;頭頸癌患者有超過9成過去曾有吸煙、飲酒或嚼檳榔的習慣,由於腫瘤早期的症狀較不明顯,有6成以上發現時都較為晚期,治療上也較為複雜且具有挑戰性。

「晚期咽喉癌過去大多需要接受全喉切除手術,雖手術存活率高,但術後也導致生理變化包括需要用氣切孔呼吸、無法自然說話、怕水、喪失嗅覺、易流鼻水、擰鼻涕困難、頭頸運動困難、怕熱食、飲食吞嚥困難等,對生活造成諸多不易。」北榮耳鼻喉部喉頭頸科主治醫師張嘉帆指出。

那麼對於中晚期咽喉癌的患者,還有哪些治療新選擇呢?

(延伸閱讀:1張心電圖找出50多種疾病》廣達聯手三總、國防醫學院 林百里:AI智慧醫療有無限可能)

醫:不只增加存活率,還要保留器官

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部主任朱本元指出,台北榮總頭頸癌治療團隊研發「前導式化學治療組合」,先讓咽喉癌腫瘤範圍縮小,再以經口二氧化碳雷射顯微手術將殘餘的腫瘤切除,不需切除全喉,能維持病人治療後說話、吞嚥、呼吸等重要生理機能,同時達到腫瘤局部控制的目標。

張嘉帆進一步解釋,所謂「前導式化學治療組合」是指先以全身性化學藥物治療的方式,約2-3次後,評估腫瘤反應,再決定後續治療。

「過去對於晚期喉癌和下咽癌,主要是以全喉切除手術為主,術後病人無法自然發聲,生活品質變差。」張嘉帆強調近年來「器官保存」的觀念逐漸在頭頸癌治療蓬勃發展,許多合併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的組合陸續被提出,同樣也可達到與全喉切除手術相同的存活率,「但長期追蹤也發現有超過4成的病患有口乾、吞嚥困難等副作用。」

因此,北榮也於1990年開始引進二氧化碳雷射顯微手術治療早期喉癌與下咽癌,之後又將此技術應用於中、晚期的咽喉癌,在頭頸癌治療團隊共同努力下,目前已施行近10年,3年存活率可達到7成,同時也大幅提升喉部保留率近5成,超越其他醫學中心,並獲得2018年SNQ國家生技品質銀獎肯定。

北榮耳鼻喉部喉頭頸科主任戴世光指出,早期跟腫瘤醫學部主任楊慕華討論如何用前導式化療讓腫瘤縮小範圍後,舌頭的切除範圍是否也能減少,「在使用前導式化療組合後,病人的化療反應率大多都滿好的,比較特別的是那時接受手術的病人,有接近一半,後來殘留的腫瘤在病理檢查下都偵測不到了。」

朱本元提到,在頭頸癌治療團隊共同努力下,目前「前導式化學治療組合」已施行近10年,3年存活率可達到7成。(攝影/陳稚華)

6旬翁下咽癌4期靠「前導式化療」保留喉嚨,7年未復發

60歲吳先生,罹患第4期下咽癌,過去曾有吸煙、飲酒或嚼檳榔的習慣超過20年,7年前至北榮就醫時發現下咽部一個鴨蛋大小的腫瘤,因呼吸困難已在外院接受氣切手術,經頭頸癌團隊評估後,先給予前導式化學治療讓腫瘤體積縮小,再施以經口二氧化碳雷射顯微手術,最後輔以術後放射線治療,得以保留咽喉機能,生活品質大幅改善,至今並無復發跡象。

吳先生2日出席記者會時也表示,「我那時候想說可能只能活半年,沒想到治療4個月就漸漸好起來了,化療完我的吞嚥也都很正常,吃東西恢復味覺,現在講話也很正常,現在還是一樣生活、在修車廠像以前一樣工作。」

朱本元回憶,當時吳先生的腫瘤已經讓他沒辦法呼吸,且做了氣切,是非常嚴重的狀況,「而且不只是喉部,頸部也轉移地非常厲害,經由團隊一起合作,先化療縮小再做放療,腫瘤完全消失,7年了都沒有復發跡象。這個案例不管是國內外醫學會報告,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因此想把前導式化療的觀念分享給大眾。」

北榮腫瘤醫學部部主任楊慕華提到,當時吳先生局部腫瘤相當大,「我們在緊急的情況下就進行前導式化療,經過2個療程的化療腫瘤就有明顯縮小,就再進行後續治療。」北榮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實驗放射治療科主任王令瑋也表示,因前導式化療讓腫瘤縮小得非常明顯,後續的放療就容易進行,劑量上也能減輕,病人治療就不易中斷,功能的損傷也能降到最低。

60歲吳先生(右)罹患下咽癌第4期,在北榮團隊治療下腫瘤完全消失,至今7年未復發。(攝影/陳稚華)

無須住院、感染比例減少,且有健保給付

北榮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天華提到,過去2、30年來是用TPF前導式化療,對於腫瘤的反應相當不錯,「但前導式化療的目的是希望在一定的時間內達到腫瘤縮小最大的比例,所以這些化療本身劑量要夠強,就會導致患者的副作用較強,一些腫瘤病人就容易有感染或嗜中性球嚴重低下的併發症。」

他表示,DCU前導式化療在朱本元、戴世光、楊慕華主任帶領下已有相當完整的研究,「DCU是把過去傳統大劑量化療分成2次來打,相對來說,嗜中性球嚴重低下、發燒、感染的比例減少,血球起伏也較穩定,甚至很多病人也不需要住院,在門診就能執行完治療的過程。」

朱本元補充,北榮頭頸癌團隊每2週就會針對頭頸癌案例進行討論,從第2期腫瘤較大的到第3期、第4期(沒有被破壞地太厲害的腫瘤),都可以進行前導式化療,「有些病人不了解有這樣的治療方式,把整個喉嚨切除掉,或是用傳統國外常用的合併化放療組合,但治療後副作用、後遺症很多,也激發我們研究出更好的治療方式,除了病人存活率也要考量器官可以保留,包括生活品質照顧,都是我們的目標。」

至於費用的部分,張嘉帆表示,前導式化療從過去到現在都有健保給付,對頭頸癌患者來說是很大的福音,「第一個是因其有效性平均都在7成以上,第二是患者不需擔心額外的藥物負擔,是很好的治療選項。」朱本元也提到,頭頸癌患者很多都是勞工階層,在治療上就必須考量用健保達到最有效的治療,解決病人的問題,「這也是陳威明院長強調的,不希望用一些無差異的自費醫療。」

而健保給付的範圍,楊慕華表示是在局部晚期的頭頸癌能使用誘導性化學治療,「局部晚期通常認為是第3期以上,但如果第2期局部相當大、有需要用到誘導性化療,就算是沒有淋巴結轉移也能使用。」

張嘉帆補充表示,每個病人狀況不同,有些可能會先使用藥物,有些可能先手術,「會為病人量身訂做決定後續合適的治療,有些病人腫瘤縮小的情況如果很好,手術拿完後就不用再做其他治療。」醫師也強調頭頸癌致病原因大多和抽菸、喝酒及嚼檳榔習慣有關,若有這些習慣應盡快戒除,且頭頸癌病患約6成以上都有頸部腫塊,若有摸到頸部有異狀,請立即就醫診斷。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國籍航空被點名物化女性 其實國外航空已開放褲裝 台灣快跟上
不接受減薪就不續聘?新竹義民中學疑不當解雇10多位教師 老師喊:學生都在等我回去
韓國股市沒漲 台股超導體股先發動...超導體LK-99熱 南北主力各擁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