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脫症恐導致下肢麻木、間歇性跛行!認識腰椎滑脫症的症狀與治療

【華人健康網文/亞東醫院神經外科/神經內視鏡暨超音波微創中心主任溫崇熙醫師】人體的脊椎由33塊脊椎骨所組成,包含頸椎7節、胸椎12節、腰椎5節、薦椎5節、尾椎4節。胸椎由於連接有肋骨,活動性較受限制,薦尾椎則已融合成為一塊骨頭,因此多數脊椎滑脫症發生在腰椎、頸椎。腰椎是人體脊椎的最大節段椎骨,但由於承受大部分身體重量,可說是最常發生脊椎滑脫症的部位。

腰椎滑脫症恐導致下肢麻木、間歇性跛行!認識腰椎滑脫症的症狀與治療
腰椎滑脫症恐導致下肢麻木、間歇性跛行!認識腰椎滑脫症的症狀與治療

腰椎滑脫症的症狀

所謂腰椎滑脫症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是指一個椎體 (vertebra body) 相對於另一椎體沿任一方向發生移位。當上椎體位於下椎體之前時,稱為「前滑脫」,當上椎體位於下椎體之後時,稱為「後滑脫」,多數腰椎滑脫症屬於前滑脫。有時椎體會發生橫向移位,稱為「側滑脫」。腰椎滑脫症最常見於第五腰椎與第一薦椎之間 (L5-S1 spondylolisthesis),其次是第四腰椎與第五腰椎之間 (L4-5 spondylolisthesis)。椎間盤突出有時會伴隨腰椎滑脫症發生,較常見於上一節段,較少發生於滑脫節段。

當發生於滑脫節段時,椎間盤可能因為椎體滑脫而被滾動、裸露出來,造成類似於椎間盤突出的結果,此時稱為「假性椎間盤」。此外,椎體滑脫也可能造成神經根壓迫,通常是壓迫上一節段的神經根,因而導致下肢麻木、間歇性跛行等症狀。

腰椎滑脫症的類型

類型一、發育不良 (dysplastic):先天性,峽部沒有缺損,多數與隱性脊椎裂 (spina bifida occulta) 有關,有些病人會持續惡化。

類型二、峽部脊椎滑脫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又稱椎弓解離症 (spondylolysis):峽部發生病變,可能導致椎間孔狹窄,又細分為下列三個亞型:

溶解性 (lytic):峽部因過度壓力或骨質缺乏而斷裂。可能發生於重複性外傷。

峽部拉長但結構完整 (elongated but intact pars):可能原因為反覆骨折、癒合。

峽部急性骨折 (acute fracture of pars):通常為外傷所致。

類型三、退化性 (degenerative):因長期腰椎不穩定導致滑脫症發生,常見於第四腰椎與第五腰椎之間 (L4-5 spondylolisthesis)。峽部沒有斷裂。女性較男性為多。

類型四、外傷性 (traumatic):骨折通常發生在峽部以外部位。

類型五、病理性 (pathologic):可能合併全身性或局部性骨病變,如成骨不全症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腰椎滑脫症等級

依據Meyerding分級系統,腰椎滑脫症可以區分為下列五個等級:

第一級:滑脫百分比 < 25%,多數病人屬於此類,可能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不適,但也可能因為腰椎不穩定而有嚴重下背痛,下肢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等情形。

第二級:滑脫百分比為25-50%,通常症狀較為嚴重,但有部分病人因自發性骨融合而症狀消失或僅有輕微不適。

第三級:滑脫百分比為50-75%,較少見,病人可能因自發性骨融合而症狀消失或僅有輕微不適。

第四級:滑脫百分比為75-100%,罕見,症狀可能已固定或僅有輕微不適。

第五級:滑脫百分比 > 100%,多發生於嚴重脊椎外傷,通常合併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

大多數的腰椎滑脫症並不需要手術治療,然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治療無效、有無法忍受的嚴重疼痛、麻木或合併神經功能缺損時,便需考慮手術治療。
大多數的腰椎滑脫症並不需要手術治療,然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治療無效、有無法忍受的嚴重疼痛、麻木或合併神經功能缺損時,便需考慮手術治療。

腰椎滑脫症的檢查與治療

病人因下背痛、下肢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就醫後,醫師會予以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視情況安排進一步影像或儀器檢查,一旦確診為腰椎滑脫症,便須考慮開始接受治療。大多數的腰椎滑脫症並不需要手術治療,然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治療無效、有無法忍受的嚴重疼痛、麻木或合併神經功能缺損時,便需考慮手術治療。部分病人因工作忙碌或是其他原因沒有時間接受保守治療,在影像檢查確認極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才能解除症狀的情況下,也可考慮直接予以手術治療。以下分別就各種手術治療方式逐一介紹。

腰椎滑脫症的手術治療

開放式腰椎後側減壓合併骨融合與骨釘固定手術:為傳統治療腰椎滑脫症的標準手術,治療效果理想,但缺點是傷口較大、手術失血量較多、住院期間較長。由於醫療設備與科技的進步,目前此手術方式已較少使用。

微創腰椎後側減壓手術:使用各式微創手術套管,於顯微鏡或內視鏡輔助下進行腰椎後側減壓手術,對於相對穩定的輕度腰椎滑脫症具有一定的療效。

微創腰椎後側減壓合併骨融合與骨釘固定手術:使用各式微創手術套管,於顯微鏡或內視鏡輔助下進行腰椎後側減壓合併椎體間骨融合與椎弓根釘固定手術,與前述開放式手術具有相同治療效果,且可將手術傷口進一步縮小至三公分左右,是目前治療腰椎滑脫症的主流手術。

導航輔助微創腰椎後側減壓合併骨融合與骨釘固定手術:在脊椎導航系統輔助下進行手術,對於骨骼與肌肉組織的破壞比前述手術更少,目前本院神經外科已引進脊椎導航系統可供使用,對於希望能夠以最精準的方式治療的病人可說是一大福音。

結論

腰椎滑脫及椎間盤突出是最常見的腰椎病變,隨著年齡增加,不少人會面臨關節退化、老化的問題,以腰椎滑脫為例,發生率約5%,好發於中老年人,且女多於男。此外,腰椎也可能因長時間久坐、提重物、姿勢不良、跌倒等原因導致病變。以上簡短介紹腰椎滑脫症與其各種手術治療方式,希望對於民眾有所幫助,在此也祝福大家都能平安健康,遠離苦痛。

【延伸閱讀】

乾癬性關節炎害關節紅熱腫痛!莊可鈞中醫師:按3大穴位、喝清熱解毒茶飲舒緩

壓力導致慢性疼痛,恐造成失能!陳韋達醫師:SEEDS終結慢性疼痛

昏昏欲睡,竟是早餐吃錯蛋白質?趙函穎營養師揭:蛋白質攝取3大NG行為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8/943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