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就診數增8.2% 疾管署籲民眾:多注意衛生習慣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國內目前處於腸病毒流行期,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門急診就診計16,729人次,較前1週(15,456人次)上升8.2%。疾管署今(4)日表示,端午連假將至,家庭出遊、拜訪親友或參加節慶活動機會增加,請民眾提高警覺,無論大人或小孩,均應做好個人衛生防護,落實肥皂勤洗手,以及居家環境清消、通風,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5歲以下幼兒染腸病毒當心 有重症前兆應及時就醫


疾管署指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依據監測資料,上週(5月26日至6月1日)門急診就診計16,729人次,較前1週(15,456人次)上升8.2%,研判國內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另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


疾管署提到,今年累計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2例及克沙奇A10型1例,其中2例為未滿1歲幼童,病例數與去年同期(3例)相當,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注意預防措施及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疾管署強調,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自製消毒水清消環境 有效降低腸病毒傳染風險


腸病毒傳染力強,除了嬰幼兒外,青少年和成人都有感染可能,疾管署表示,成人感染後通常無明顯症狀或症狀較輕微,容易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家中嬰幼兒,因此提醒大人外出返家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落實正確洗手,避免腸病毒危害嬰幼兒健康。


因應端午連假將至,病毒傳播風險提高,疾管署強調,民眾平時應做好個人衛生防護,落實肥皂勤洗手,以及居家環境清消、通風,降低疾病傳播風險。此外,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建議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市售家庭用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皮秒雷射打擊斑點 醫:蜂巢探頭加持刺激膠原蛋白增生
▸講座報名/總是失眠、睡不好? 專家指導一夜好眠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