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症狀有什麼?如何傳染?認識腸病毒預防更輕鬆

腸病毒開始流行,掌握腸病毒的症狀、傳染方式,才能夠有效因應腸病毒的感染。然而腸病毒的症狀與一般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等有相似處,主要感染源也是人,當一有症狀出現時,就很難判斷是否為腸病毒感染。文章接下來會分析腸病毒常見的4種症狀,以及腸病毒的傳染、預防方式,輕鬆遠離腸病毒。

腸病毒症狀有什麼?如何傳染?認識腸病毒預防更輕鬆!(圖/Getty Images)
腸病毒症狀有什麼?如何傳染?認識腸病毒預防更輕鬆!(圖/Getty Images)

腸病毒常見的4種症狀

喉嚨痛、發燒是腸病毒常見的症狀,但如今一般感冒、流感或新冠肺炎等,也有喉嚨痛、發燒的情況。那到底要如何辨識腸病毒呢?爸媽有事嗎?請來黃瑽寧醫師,帶大家認識腸病毒的4種明顯症狀。

  1. 手足口病:身體出現不明的小水泡,主要會出現在手掌、腳掌,但也有長在關節上的案例。

  2. 泡疹性咽峽炎:喉嚨、嘴巴有明顯的破洞和水泡,嚴重時會造成口腔潰爛,甚至引起嘔吐得的症狀。

  3. 不明發燒:不明原因的突然發燒,是腸病毒第2多的症狀,所以一旦發燒時,千萬不能輕易看待,以防錯失治療腸病毒的時機。

  4. 無症狀:7成以上的大人感染腸病毒後,都是無症狀,所以常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傳染給小孩。

了解腸病毒的症狀,避免耽誤就診時機。
了解腸病毒的症狀,避免耽誤就診時機。

腸病毒的傳染途徑

根據疾管署介紹,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感染源,主要透過口水、飛沫、咳嗽、打噴嚏及排泄物來傳染。在人發病前,腸病毒就會出現在喉嚨、糞便,並且有傳染力。而發病一周後,傳染力會大增,將長達8到12個月。

腸病毒有潛伏期嗎?

腸病毒有潛伏期,據疾管署宣導,感染腸病毒之後,最短2天就會出現症狀,最長可能會到10天左右。

腸病毒4種預防方法

黃瑽寧醫師分享4種可以預防腸病毒的方法,主要是透過清潔和消毒,達到防範腸病毒的效果。

  1. 勤洗手:腸病毒通常是躲藏在手上的油脂,只用清水是洗不掉的。所以只要使用像肥皂、洗手乳等去除油污的清潔產品,加上「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洗手方式,就能夠洗掉手上的腸病毒。

  2. 正確消毒:要想消除環境中的腸病毒,需要用含氯的漂白水消毒才有效。而漂白水稀釋的比例建議1:100

  3. 母乳提升抵抗力: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的案例不少,而且病況有可能變得更嚴重。多餵母乳有助於提高新生兒的抵抗力,可降低病毒感染的機率。

  4. 回家後要更衣:出門在外,總會經過人來人往的地方,這時腸病毒就有可能藉由空氣傳播、接觸的方式,附著在衣物上。回家後馬上更衣,即可降低傳染病毒給家人的機會。

如何辨別腸病毒消毒產品?

疾管署提倡,坊間有些產品會宣稱有殺死腸病毒的功效。建議購買前,先查詢相關檢驗報告,檢核產品是否有抑制腸病毒的效果。此外疾管署也提醒,目前有效消毒腸病毒的方式,只有含氯漂白水、煮沸、日曬,才有消毒效果。

腸病毒71型會導致嚴重併發症

疾管署叮囑腸病毒71型容易導致併發症,5歲以下幼兒是重症的高危險群。幼兒感染腸病毒時,要特別注意幼兒7天內的變化,如果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的症狀,或者突然全身肌肉收縮、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要馬上送醫診治。

腸病毒的治療方式

疾管署解釋,目前腸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退燒、止咳與打點滴輔助治療。一般情況下,感染腸病毒的患者大多在發病後7到10天即可痊癒,如果腸病毒的症狀嚴重,甚至出現併發症,就要立即送往大醫院治療。

延伸閱讀

腸病毒恐大爆發!「嘴破、發燒、長水泡」須注意
家長注意!腸病毒71型再現

責任編輯/梁譽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