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症狀跟腸胃沒太大關係!醫籲:兒童重症「4大前兆」快送醫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醫生,我這樣上吐下瀉肚子痛,是不是得了腸病毒啊?」在急診常常會遇到患者有這樣的疑問,但「腸病毒」的症狀其實跟腸胃沒什麼關係。最近適逢疫情降級,口罩解封,又將迎來炎炎夏日,正是腸病毒蠢蠢欲動的時節。認識一下腸病毒,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中成員。

示意圖/photo AC

什麼是腸病毒?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陳宥騰指出,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以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臺灣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即緩慢降低,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陳宥騰表示,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0%;在死亡病例方面,以5歲以下幼童最多。

腸病毒有哪些症狀?

幼兒需特別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

圖/疾管暑提供

傳染方式?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此外,新生兒則可能透過產道或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

如何治療?

陳宥騰指出,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

如何預防?

  1.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升免疫力。

  3.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 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 新生兒及嬰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 在接觸或哺育新生兒前應洗手,必要時務必更衣、戴口罩;除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以外的人員儘量避免接觸新生兒。

  9. 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10. 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延伸閱讀
冰水會越喝越渴!中醫推薦「2蔬菜、1水果」開胃消暑 配合曬太陽排濕氣
喝巫婆湯瘦身!51歲王菲「無聊飲食」養成牛奶肌還凍齡 營養師揭不老秘訣
「選錯食物」恐讓你短時間吃太多!營養師曝「4招」讓你肚子不再咕咕叫

看更多健康新聞
趙建銘胞弟驟逝疑動脈瘤破裂 醫師揭「爆炸性頭痛」警訊
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久坐不動」增大腸直腸癌風險
「地中海飲食」可控制血糖、血脂!還有助於降膽固醇
別混淆!以為是蔬菜 其實是澱粉的「8種食材」
妙齡女怕太陽!竟缺1營養素全身慢性發炎 9成人有同樣毛病

◤孩童日常防疫必備品◢
MIT孩童口罩50入 最低$129起
兒童專利益生菌 買一送一優惠中
多多勤洗手 獅王洗手乳88折起
酒精消毒必囤 6入組再送4噴頭特惠
好康加碼!點此賺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