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放大鏡/吃藥一定得搭胃藥? 醫:並非所有藥物都適合

〔記者林秉潔/台北報導〕台灣偽藥事件層出不窮,讓許多民眾人心惶惶。事實上,無論是當成常備藥,或是遇上突發的胃痛、拉肚子、便祕、心口灼熱等狀況,大家通常最先做的,就是翻出櫃子中的「胃藥」,就連出國都要買幾盒胃藥回來,還會分送給親朋好友,成為另類的「伴手禮」。

台灣人愛吃胃藥!根據健保局的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年使用超過100顆的胃藥,而光是非處方籤胃藥錠的市場一年就高達四億元,突顯出國人對於「胃藥」的依賴。然而,長期吃胃藥真的有助於減緩胃痛嗎?

對此,林黑潮診所院長林黑潮表示,現代的年輕族群由於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西化,加上飲用過量的咖啡因、上班壓力大等因素,導致每當遇到胃腸疾病時,不是翻箱倒櫃子找胃藥,就是到藥局買胃藥;至於老一輩的族群,則是因為年齡增長而腸胃蠕動緩慢,致使便祕、脹氣隨之而來,也是習慣吃胃藥來緩解。此外,大多數人都因為怕吃藥傷胃,就醫時總會請醫師開俗稱「胃藥」的制酸劑來搭配,才能夠感到安心。

「制酸劑是安全性很高的藥品,但千萬不要以為吃了沒有副作用。」胃酸是體內殺滅細菌的第一道防線,而長期服用胃藥會讓胃內的酸鹼值(pH)持續升高,並可能造成胃腸細菌過度生長。

醫師還提到,不同成分的制酸劑,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也不太相同;例如,鋁鹽可能導致便秘和腹脹的感覺,而鎂鹽則是恰好相反,容易有腹瀉的副作用。此外,對於高血壓、腎衰竭等患者,由於必須控制鈉的攝取量,故建議不要使用含有碳酸氫鈉成分的制酸劑、反跳性胃酸過度分泌。

至於吃藥是否都必須搭配胃藥?林黑潮表示,其實不僅大多數的藥品都不會對胃造成傷害,而且有些藥物是不適合與胃藥一起服用的。他進一步解釋,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不同的藥物之間可能會發生交互作用,所以併用藥物可能致使某些藥效降低、甚至失效!

例如,制酸劑由於會提高胃內的酸鹼值,不利於對某些藥物的吸收;同時,也可能因為尿道的pH值提高,而影響到某些藥物的腎臟清除。

林黑潮強調,「服藥一定得搭胃藥」的觀念是錯誤的,所以看病時不要主動要求醫師加開胃藥來吃。同時,他也提醒民眾,若已服用胃藥2、3天,但胃腸不適的症狀仍沒有緩解時,務必要就醫診斷,以免忽略了重大疾病的徵兆。

看更多:
「作息不正常!健康隱形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