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 華埠領袖籲受害者報警維權

舊金山老化研究院老人虐待防止項目總監邱曉萍(Ali Chiu)曾經幫助過一位投資詐騙受害者。這位受害人起初收到了不明來歷的電話。她一直沒有在意,但對方一直打來要她投資,最後開始威脅和恐嚇。受害者人後來在威脅下,去銀行取了錢,還把房子以超過15%的利率抵押出去。

邱曉萍說,分享這個故事也是想強調,不只是一個人在攻擊受害者,而是一個很大的犯罪集團。事情發生的時候,受害人認為她在和很多人周旋。這些人使用各種心理和情緒上的技巧,讓她感到害怕。受害人不願意聲張,一是感到羞恥,二是害怕失去獨立。語言的障礙、社交上的孤立都讓人處於脆弱的境地。

舊金山華埠商人聯合會的法務總監Jaynry Mak律師曾在一項涉案金額3500萬的旁氏騙局訴訟中,代表100多名受害者爭取權益。她的受害人都只會講中文,很害怕自己做錯了什麼事,不敢站出來。

在2013到2020年之間,來自東灣的嫌犯開設數間公司,通過虛假招募投資騙取了超過3900萬元。他拿出其中一部分錢用來付給一些早期的投資人,但是至少用了730萬來支付自己的旅行費用和購買豪車、珠寶和手袋欠下的信用卡帳單。

Jaynry Mak代理這一案件,是有一天華埠一家小飯館的店主問她認不認識嫌犯。店主告訴Mak,自己認識嫌犯已經30年,還向他買了壽險。但對方借了她一些錢,一直沒有還。

過了幾個月,又有一位年長的女性找到Mak,問她認不認識嫌犯。2016年的時候,嫌犯以及父親找到這位受害者借款5000元,承諾有15%的利息回報。因為是認識30年的老朋友,他們就借了。之後5000元也全數歸還了。

之後到2017年年中的時候,父子倆又找到受害人要借款23萬元。對方一直都有支付利息。到了2018年1月,受害人又借給嫌犯5萬元。這次對方說,需要受害人簽一些文件來保障他們的投資。當時受害人的丈夫身患重病(他在四個月後離世)。受害人夫婦都只會說中文,並且不會讀寫。出於30年來對嫌犯的信任,他們在文件上簽了字,卻不知道這是房屋抵押貸款的文件。嫌犯父子因此直接獲益80萬元。

兩人並未就此罷手,而是又將這處房產再融資,獲利120萬元。然後告訴受害人每個月「你可以拿到4000元,這樣你往後餘生都不用為錢發愁了。」

這樣的欺騙伎倆還用在了其他一些受害人身上。每個人受騙的金額都不同。但這位受害人最終失去了她在舊金山的住宅。嫌犯父子甚至開車把受害人帶到律所,讓她簽字賣掉房子。而他們在欺騙她的同時,甚至還在她丈夫的葬禮上致了悼詞。

當受害人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之後,非常憤怒又非常尷尬,甚至不願和自己的兒子和律師分享太多細節。

專家表示,因為羞恥感和各種其他原因,數以百計受騙上當的長者選擇了沈默,但無助於將罪犯繩之以法。在人工智慧普遍應用的今天,騙子甚至可以模仿受害人親屬的聲音打來電話。對詐騙手法保持警惕,多和家人朋友聯絡,不輕信他人,遇到詐騙即時報警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谷歌導航避收費站 功能看似方便卻是「坑」 致駕駛挨罰
拜登新政策有漏洞 無證客被捕登記後 又釋放入境
賣淫、販毒、謀殺 委國最大黑幫滲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