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400冬 唱咱ê台灣詩

記者許旗成/台南報導
再來一首土地的歌詩!臺南市文化局致力於串聯社區與大學合作推展社區母語文化。今(11)首度與國立成功大學台文系台語師資班合作,來到新市區社內社區,進行社區台語教學經驗見學交流,攜手在地社區共同體驗吟唱臺南400冬台語新詩創作、社區台語教學教材分享,進行社區與學界的母語教學經驗交流。期待透過今日的活動,讓大學與社區逐步建立起臺語教學在地生活化的夥伴關係。


本次成大「台語現代詩欣賞與創作」台語師資班見學交流活動,由陳金花、蔣日盈、李台元三位教授率師資班學員,與長年深耕台語發展的新市社內社區,共同展現最接地氣的共感合作。一群由大學公費培養且即將成為台語老師的現任高中老師、與由社內社區養成的領取台語合格證照、或台語教師資格的社區志工夥伴,在今日首度認識,激盪交流在學校端與社區端台語教學的心路歷程。
社內社區11年來從熱愛台語學習的起心動念,積累擴大為新市區周遭區里社區志工夥伴,共同在社區推動台語教育的實際行動。多年來社內社區透過社造計畫,進行各項台語課程,並共出版了18本台語相關書籍,每週的台語課程,即使疫情期間亦透過網路持續學習,未曾中斷。近年因培養出多位具台語證照與教學資格的社區志工夥伴,並於去年社造計畫中,出版社內社區編纂出版的台語教材,成效斐然,故進一步促成今天的見學交流。
為響應臺南400,學員們來到現場亦帶來10多首自創台語現代詩的發表,和社區長輩們一同遊吟歷史情懷詩情畫意、以文字歌頌土地的滋味。此外,也經由台語文專家董峯政教授精彩的社區歷史解說,還有文化局藝術浸潤社區「畫山畫水‧畫人文畫歷史」參與式人文陶牆的社區藝術地景導覽,讓莘莘學子看見社內社區如何用豐沛的人文能量紀錄下新港社的文化與歷史、以在地的特色白蓮霧產業為榮。
文化局表示,母語文化傳承仰賴動態、行動式、文化生活情浸的學習空間,本次交流活動特媒合社區與大學能量,運用社區所營造的生活化歷史感的語言學習環境,帶領學員走入社區用台語作阮的詩,寫咱的歌,吟唱來自土地的聲音,對於隱藏在台語辭彙背後的生活智慧與歷史魅力充滿學習興趣,讓母語應用於社群更有機會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