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國中小藝術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

臺東縣府舉辦112學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全縣11所中小學績優學校呈現動靜態豐碩成果。
臺東縣府舉辦112學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全縣11所中小學績優學校呈現動靜態豐碩成果。
臺東縣府舉辦112學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全縣11所中小學績優學校呈現動靜態豐碩成果。
臺東縣府舉辦112學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全縣11所中小學績優學校呈現動靜態豐碩成果。
臺東縣府舉辦112學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全縣11所中小學績優學校呈現動靜態豐碩成果。
臺東縣府舉辦112學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全縣11所中小學績優學校呈現動靜態豐碩成果。
臺東縣府舉辦112學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全縣11所中小學績優學校呈現動靜態豐碩成果。
臺東縣府舉辦112學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全縣11所中小學績優學校呈現動靜態豐碩成果。

臺東縣政府推動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多年,成果豐碩,縣府舉辦112學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全縣11所中小學績優學校,呈現駐校藝術家結合在地文化發展多元藝術教育的動、靜態成果。

 

成果展表揚藝術深耕計畫執行績優學校,包括康樂國小、瑞源國小、太平國小、卑南國小、富岡國小及臺坂國小,同時頒發感謝狀給各校駐校藝術家;另外,經由藝耕委員到校訪視推薦執行成效良好的學校,包括東河國小、大武國小、岩灣國小、新園國小、豐里國小,也在成果展呈現豐碩成果。

 

縣府教育處指出,成果展規劃「藝起尋寶趣」,邀請藝術深耕績優學校設攤展現成果,其中瑞源國小將視覺藝術課程納入校訂彈性學習課程,透過攝影及拍攝紀錄片,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進而與家鄉的人與土地產生連結。

 

富岡國小從陶藝多媒材創作,結合在地環境海洋、漁港、阿美文化等議題,扎根學生藝術素養;卑南國小經由做中學,培養學生藍染創作及美感鑑賞力;太平國小從肢體語言的訓練,結合原住民的傳統舞蹈與現代街舞,讓學生舞動人生。

 

康樂國小推動直笛教學,實現全校學生1人1笛吹奏技巧的目標,也在課程中注重團隊合作學習;臺坂國小從1人1樂器、人人學陶土,讓學校充滿故事性;大武國小以多元藝術發展為取向,結合生活實用性,讓學生創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作品。

 

岩灣國小以創意木工為主題,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並以完成的作品美化校園環境;東河國小帶領孩子觀察木質及紋路之美,藝術課程培養觀察力及手作能力;新園國小讓孩子學會直笛合奏技巧外,也能體驗吹奏直笛的樂趣。

 

教育處表示,藝術源自生活、應用於生活,是人類文化的累積,在全球化瞬息萬變的脈絡下,厚植學生跨領域美感的能力,成為各國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理念,期許臺東學子透過藝術深耕美感課程,獲得更全面且創新的學科及藝術學習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