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慢食節「未來餐桌」12月前進臺北華山

為推廣臺東有機農業與天然好產品,臺東縣府辦理2023年臺東慢食節,睽違2年將再度前進臺北,以「未來餐桌」為主軸,於12月9、10日在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登場,由30位廚人帶著最具「臺東味」的料理,邀民眾一同感受臺東山海孕育的富饒飲食與文化,品嚐慢食廚人用料理呈現的未來主張。

 

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慢食節2021年曾於臺北華山舉辦「很會餐桌」,創下全攤位3小時完售紀錄,今年臺東慢食節再次回歸,以「未來餐桌」為主軸,規劃多場慢食講,從聲音、氣味等層面切入,讓民眾從原住民音樂、植物香氣認識臺東在地食材。

 

此外,活動中將由自然食器老師現場教學用樹葉做成碗盤,讓民眾體驗採集自然素材製作食器的傳統智慧,現場還有3位重磅級飲食文化講師,透過半小時導覽,帶民眾更深入了解臺東慢食節的脈絡與未來展望。

 

農業處長許家豪說明,傳統農業社會中,農民留種自用是常態,經過自然淘汰的品系不僅具有地方特殊風味,還能適應全球氣候變遷,但隨著農業工業化,農民對農藥、肥料的依賴加劇,加上市場需求,讓許多農人改種「多產」品系,以致傳統逐漸消失,間接導致糧食危機。

 

為保留傳統與未來接軌,齊聚華山的30個店家選用臺東原生食材,將以「部落飲食文化」、「黑潮來的鮮」、「野地上的草與菜」、「田園裡的果」、「臺東的品種」等5大層面展現傳統的力量,邀民眾一同參與,在料理人翻山越嶺尋到的傳統中,品嚐出臺東大山大海之間的未來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