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推廣生態教育 邀民眾淨灘看見海洋垃圾危害

本土語言、多元文化及永續發展教育等三個終身教育學習圈舉辦「三圈共構培力」活動,前往彰化拜訪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本土語言、多元文化及永續發展教育等三個終身教育學習圈舉辦「三圈共構培力」活動,前往彰化拜訪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鄭雅謙主任期中分享
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鄭雅謙主任期中分享
本土語言圈進行獅頭彩繪DIY
本土語言圈進行獅頭彩繪DIY

為了推廣終身學習教育,本土語言、多元文化及永續發展教育等三個學習圈今天(11日)舉辦「三圈共構培力」活動,前往彰化拜訪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並藉由期中分享了解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的地方實踐,以及推廣生態教育上的努力。

 

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是在2007年由6個環保團體發起成立,以民間力量共同推動媽祖魚保育行動,而媽祖魚也就是一種居住在淺海水域的海豚──「白海豚」,其名稱由來是因為在農曆三月媽祖誕辰時,吹襲臺灣海峽的東北季風逐漸轉弱,海面上便經常可以看到白海豚出水換氣的身影,被漁民認為是向媽祖祝壽,便替牠們取了融合媽祖信仰與庶民觀察的暱稱「媽祖魚」。

 

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鄭雅謙主任表示,這次期中分享的內容,主要是希望讓夥伴更了解如何與在地結合,同時藉由合作提升議題推廣的效益,像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經營生態教育館,在鹿港其實沒有太大的關連性,雖然鹿港也靠海,但作為古都讓民眾第一時間想到文化,並不會想到生態教育的區塊,所以一定需要跟在地相結合,才能讓相關訊息傳達更加迅速、更有效率。

 

除了與地方鄰里、城鎮及縣政府單位合作,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也前進校園舉辦生態教育課程,同時推動減塑生活,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餐具,鄭雅謙主任呼籲民眾響應淨灘工作,實際看見海洋垃圾造成的危害,並在生活落實環保生活,就能夠改善白海豚、甚至是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