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重要夥伴及友人——訪問前外務省亞洲局長池田維

池田維從年輕的外交官時代開始,目睹了台日斷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其後任外務省中國課長、亞洲局長。離開外務省後,任職於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灣事務所代表。以外交官的身分與中國、臺灣結下深厚緣分的池田眼裡,如何看待這半個世紀裡臺日關係的光景呢?

—池田先生在當外交官的時候,目睹了臺日斷交,以及中日恢復邦交的歷史性時刻吧。

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任期1969-1974年)訪問中國,對日本外交帶來的影響甚鉅。當總統尼克森訪中行程公布的1971年7月,我自己是在東京擔任外務省總部的事務官。之後,因為在與中國恢復邦交前夕的72年秋天,被派駐位在北京的「中日備忘錄事務所」,所以就個人而言,也對這時期的記憶相當深刻。

當時,尼克森訪中的消息一出,可以說是驚天動地,國際外交出現如此重大的轉變,是日本政府完全始料未及的,甚至有人把這樣的衝擊稱為「惡夢」。實際上在華盛頓,當時的駐美大使牛場信彥,是在總統尼克森即將宣布訪中的前一刻,才接到美國國務卿的電話通知。

72年7月,田中角榮內閣正式成立,之後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並且與臺灣斷交,不過現在回顧起來,也有批評聲浪認為日本政府似乎操之過急了點,也許背後確實有「不能落美國之後」的心理因素在作祟。但實際上,美國是在尼克森訪中後,過了近6年之久才與臺灣斷交,反觀日本是轉眼之間就與臺灣一刀兩斷了。

非「承認」「同意」而是「理解」

—不過,在擬定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中日聯合聲明》時,日本似乎在內容上也絞盡腦汁的樣子。

關於臺灣地位問題,面對中國所主張的「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達出「充分理解並且尊重」的態度,避免使用像是承認・同意這樣的字眼。還有,日本的一貫立場是在《舊金山和約》裡僅提到放棄臺灣,並未明言臺灣主權的歸屬國。但中國方面大力宣稱的只有日本對中國的所有主張照單全收的印象,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即使在日本社會裡,中國的主張也經常被用在宣傳上,一般普遍以為日本政府了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依照中美間的聯合公報(即《中美建交公報》),美國對於中國的主張是使用英文「acknowledge」一詞(中文的「認識」),不是用「recognize(承認)」或「agree(同意)」這樣的明確的用語,基本上與《中日聯合聲明》一樣是使用含糊的字眼。

—有可能是把《中日聯合聲明》作為範本了吧?

當時東西冷戰下,美國的內容應該是充分參酌了《中日聯合聲明》吧。後來被稱為「戰略模糊」,我認為這是同床異夢的美中關係的源頭。

—雖然有「72年體制」(*1)之說,這個局勢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相當不簡單。

就日本來說,在對應中國之際,把與同盟國美國的關係作為磐石是有必要的。美國偶爾會採取出乎日本預料之外的行動,關於這點,日本必須密切注意。


1972年的自民黨副總裁椎名悅三郎特使造訪臺北,說明日本政府立場以求日中邦交正常化進行順利。照片為機場前向椎名特使團激烈抗議的市民,1972年(時事)

(*1) ^ 197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之際的政治框架,成為日後日中關係的基礎。

李登輝以後的客觀評價

—在臺灣,自李登輝上臺之後,開始從正反面兩方對日本統治期進行客觀的評價。

臺灣在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令後,開始進行民主化,言論和出版自由近一步擴大,中學生的歷史課本《認識臺灣》正是在李登輝執政期間的97年出版,裡面提到日本在統治臺灣50年間的初期左右強烈鎮壓抗日運動,還有發生於1930年的「霧社事件」是「義民們發起的武裝抗日事件」。

但是,同時也對列舉出好幾個正面例子,如日本在臺灣「積極推動經濟改革和基礎建設」。其他也有很多例子如  興建鐵路、道路、港灣、建設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維持治安、發展製糖業等的產業、培養衛生觀念等,形成臺灣近代化的基礎。與蔣介石政權時代簡單用「日本殖民臺灣的50年間是多麼殘忍」帶過相比,應該相當驚人的變化。

—放眼東亞,在日本的隣國間,只有和臺灣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但是和其他國家,例如韓國和中國等就不太順利。依照池田先生長年參與東亞外交事務的經驗,您是如何看待?

我擔任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的代表,在臺灣工作,雖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但到現在還忘不了一位臺灣外交部朋友所說的話。他說,根據臺灣國內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臺灣人在「喜歡哪一個國家」的這一問題裡面,列舉出美、日、中、韓等幾個主要國家中,日本稍微贏過美國,名列第一,美國是第二,中國以相當的差距落後到第三,再來是韓國,而日本超越美國奪得第一名,應是值得關注的動向。

但老實講,那時我個人認為,因為對臺灣人民而言,美國的「臺灣關係法」是國內法,就安全保障方面是承諾協防臺灣,以及光看留學生的數目,赴美留學的臺灣人壓倒性居多,所以「喜歡美國」的臺灣居民今後也不會改變,毫無疑問仍是大多數。

不過,在那之後幾乎是每年一次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日本與第二名以下的美國逐漸拉開差距,民意這種數字,本來就容易變動,不能只單看數字就安於現狀了,但是現在,對臺灣人民來說,日本以遙遙領先之姿一直位居「最喜歡國家」首位,這是非常榮幸的事情,更是難能可貴。

2011年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三一一大地震),來自臺灣居民的捐款高達兩百幾十億日圓(約68.5億新臺幣),對於來自沒有外交關係的2300萬人慷慨解囊,讓日本人銘記在心。直到近幾年,日本人在這一刻才真正感覺到臺灣是如此親近的存在吧。

—從中華民國的歷史觀跳脫到臺灣的歷史觀,這是自李登輝時代開始,花費很長的時間才做到的。強調從過去連結到現在的「歷史連續性」,讓日本統治時代得到正面評價。

我過去也擔任過荷蘭大使,明治時代就有位來到日本的荷蘭人土木技師多爾恩(Cornelis Johannes van Doorn;1837-1906年),他指導了「安積疏水」(*2)豬苗代湖的治水工程,後來當地農民為了感念他的貢獻而設立銅像,但戰爭後期日本政府強徵民間金屬製品供軍需所用,命令溶解銅像,但被農民仕紳藏了起來,戰後才重見天日,這段銅像遭遇與在臺灣南部建造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相仿。聽說八田銅像在二戰後,一度在蔣介石政權下也被當地農民藏了一段時間。

在讚揚多爾恩功績的碑文裡,好像寫道「人生總使短暫,事業卻永長存,多爾恩為此見證」。這兩者的情況,都是當地農民「想要珍惜對自己做出貢獻的人」,那種感恩心情是相通的,所以兩個人的銅像才得以被保存下來。


臺灣總統蔡英文在8月23日接見「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眾議員訪臺團(臺灣總統府提供)

(*2) ^ 「安積疏水」是建於明治維新時期的一條重要的水路,將豬苗代湖的湖水引到現今福島縣郡山市所在的安積原野

有關尖閣問題的緊張局勢中接到的訊息

—池田先生擔任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期間(2005-2008年),剛好遇到臺灣總統的交替時期,陳水扁卸任後,由馬英九上臺。臺日關係一度不如現在的穩定,在你的任期內發生過幾次「尖閣諸島」(臺灣稱釣魚臺)主權爭議。

在處理尖閣諸島的問題上,在任期間遇到兩次局勢緊張的狀況。馬英九政權上臺後不久的2008年,尖閣諸島附近發生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與臺灣漁船「聯合號」發生的衝突事件(譯註  聯合號海釣船事件)。當時,馬英九政府才剛上任,新政府的決策過程尚不明確,並且在臺灣國會上掀起論戰,甚至出現「不惜與日本開戰」之類強硬發言,令人擔憂。甚至,在這次衝突事件後不久,為了向日本抗議,臺灣方面有好幾艘船蓄意進入尖閣諸島的領海,發展到這一步前所未有的緊張事態。

那時,因為情勢十萬火急,雖然是半夜,但我與當時的外交部長部長歐鴻鍊直接在電話中討論。當時,歐部長說「想要避免與日本發生衝突」、「臺灣漁船應該不會再進一步接近島嶼了吧」,我直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因為那時歐部長不斷重申立場,主張尖閣諸島是臺灣領土,對此,我也再度強調尖閣諸島不管在法律上,或歷史上都是日本固有的領土,現在亦有效地控制著。

實際上,在陳水扁政權時代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2005年,我剛到臺北上任的第2個禮拜左右,日本在這個時間點開始加強尖閣諸島周邊的警備工作,而臺灣採取對抗措施,臺灣的艦艇接近尖閣諸島的領海附近,在緊張情勢升溫的某天夜裡,接到當時總統府秘書的私下電話聯絡,簡短告知「臺灣的船不會再進一步接近島嶼」。我個人推測這位秘書長的發言內容應當是遵照最高負責人陳水扁總統的指示吧。隨著2013年日臺漁業協定的簽署,漁業捕撈權問題也進一步整合,當前局勢正趨於穩定。

—就日本而言,臺灣的重要性如何?想請教池田先生是如何看待。

雖然兩者之間沒有外交關係,但臺灣對日本是重要夥伴及友人。有鑑於臺灣在亞洲・太平洋區域的安全保障上及經濟上占有重要地位,為了讓其活動的國際空間更加廣闊,日本應該積極支持和援助臺灣。

另一個就是臺日交流的制度化問題。我在臺灣擔任代表的期間,一旦有什麼事,可以和總統預約時間直接面談,互相討論。相反地,在日本,臺灣的政府相關人士在現實中就沒辦法這麼做,一定覺得心有不甘。最近,美國國會通過「臺灣旅行法」,允許高層官員相互出訪,希望日本也有擬定類似法律。

甚至是,萬一未來臺灣周邊海域或臺灣領土在軍事上一旦進入「有事」狀態,美軍(駐日美軍)若出動防衛臺灣的話,日本也會根據安保相關法案,為了協助美軍而派遣自衛隊。為了防備出現這樣的事態,有必要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推敲而採取行動。也可以說,「臺灣有事」就等同於「美日有事」了。

標題圖片: 池田維(高橋郁文攝影)

野島剛 [作者簡介]

nippon.com資深編輯。新聞工作者。大東文化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68年生。上智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在讀期間,曾赴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留學。1992年進入朝日新聞社。後留學於中國廈門大學。曾任新加坡分社長、臺北分社長、國際編輯部副部長。「朝日新聞中文網」創辦人兼總編。2016年4月開始成為自由媒體人。不僅擅長現代中華圈的政治文化報導,還以徹底的歷史問題採訪而聞名。著書有《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聯經出版)、《銀幕上的新臺灣:新世紀臺灣電影裏的臺灣新形象》(聯經出版)。《故宮90話:文化的政治力,從理解故宮開始》(典藏藝術家庭)、『何謂臺灣』(築摩新書)、『臺灣為何能防備新型冠狀病毒』(扶桑社新書)、『新中國論 臺灣香港以及習近平體制』(平凡社新書)等。官網:野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