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撫傷痛2】陳澄波遺照裡的張捷令人動容 1張相片成為劇本推進關鍵

陳澄波遺照裡的張捷,蹲著扛住門板上的陳澄波讓攝影師拍攝丈夫遺容。(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陳澄波遺照裡的張捷,蹲著扛住門板上的陳澄波讓攝影師拍攝丈夫遺容。(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劇作家施如芳攜手飛人集社劇團,製作以陳澄波妻子張捷為核心人物的舞台劇《藏畫》,2011年開始思索故事,劇本寫過3種版本都不滿意。劇本往前推進的關鍵,是施如芳2020年與陳澄波長孫陳立栢見面時,偶然瞥見陳澄波遺照中竟出現張捷的身影。

陳澄波遺照裡的張捷,蹲著扛住門板上的陳澄波讓攝影師拍攝丈夫遺容,「之前連家屬都沒發現,卻被我看到,也許是張捷冥冥中同意讓我寫她的故事,對我是很大的動力。」施如芳認為,張捷在陳澄波遺照中的作為令人動容,「讓我更想知道,這家人有什麼樣的經歷、涵養,才能讓她冷靜地去做這件事?」

施如芳費時12年思索《藏畫》故事,寫過3種版本的劇本都不滿意。(飛人集社劇團提供;陳又維攝影)
施如芳費時12年思索《藏畫》故事,寫過3種版本的劇本都不滿意。(飛人集社劇團提供;陳又維攝影)

然而是誰如此大膽,在肅殺的年代替陳澄波拍遺照?根據2021年專家檢視玻璃底片與照片,認為手法相當專業,推測當年嘉義市可能有該技術及器材的人,就是山岳攝影師方慶綿。儘管至今未能證實方慶綿與陳家的關係,但對施如芳是重要線索。「前幾版劇本雖有遺照攝影師的角色,但方慶綿的出現讓我更有信心,將他直接放入劇本,讓人物更有血有肉。」

除了陳澄波、張捷與方慶綿,陳澄波二女兒陳碧女讓施如芳特別有感觸,也成為四名主角之一。具繪畫長才的陳碧女因目睹父親遭槍斃,從此封筆,「她是日本時代接受高女教育的『新女性』,美好前程要開始前,人生就因父親的遭遇而破碎。」

更多鏡週刊報導
【娛樂透視】《藏畫》揭陳澄波新史料 劇場美學撫慰台灣傷痛
【舞台劇撫傷痛3】人偶同台帶出冷靜距離 美術手法呈現美術家庭
【舞台劇撫傷痛4】《藏畫》台語、道具大考驗 創北藝中心售票紀錄還登上公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