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端午」 徜徉戲樂饗宴

記者黃朝琴/專題報導

芒種端午時節,共赴戲樂饗宴。俄羅斯女高音列茲妮娃臺北首唱,多元曲目傳遞圓潤溫暖天籟;薪傳歌仔戲《兩生花劫》融合東西哲思,以雙面繡隱喻翻轉人生;臺灣豫劇團《劈棺驚夢》講述莊周試妻,終極靈魂拷問的情愛悲歌;京崑版莎劇《凱撒大帝》,古羅馬戰神跨界重生;《命運之約II》魔術秀,奇幻之旅再啟程;歌劇女皇重返心中《伊甸園》,精選樂章反思自然與人類關係。

俄女高音臺北登場 傳唱天籟

《女高音列茲妮娃獨唱會》5日將於臺北國家音樂廳登場,俄羅斯巴洛克歌劇女高音茱莉亞.列茲妮娃,攜手俄國鋼琴家帕維爾.納塞西安同臺,寬廣音域施展天使嗓音,兼具天籟般女高音音色,還有圓潤溫暖的女中音特質,帶來精采絕倫的韓德爾、韋瓦第歌劇詠唱調,以及舒曼、羅西尼的藝術歌曲,可欣賞最「全面」的列茲妮娃。

歌劇女皇高雄開唱 沉浸體驗

歌劇女皇喬伊斯.狄杜娜朵《伊甸園》亦於6日在高雄衛武營獨家開唱,這場沉浸式的半戲劇音樂會,由積極入世的狄杜娜朵策劃,以音樂建立人們與大自然的聯繫,選曲從歌劇、藝術歌曲到當代音樂,結合戲劇、燈光、道具。音色典雅而精緻的「金蘋果古樂團」伴隨來臺,特別安排臺灣在地學生合唱《希望的種子》,傳遞對永續自然之美感。

傳統文化新活力 民俗戲曲展魅力

薪傳歌仔戲劇團《兩生花劫》7至9日於臺灣戲曲中心獻演,導演鴻鴻操刀,張孟逸、江亭瑩、廖玉琪、劉冠良、古翊泛、王台玲6人主演,上半場改編德國悲劇《艾米莉亞.嘉樂蒂》,以明快情節及角色人物融合歌仔戲,下半場在時、地、物安排跨域情節,宛如對故事後續再追蹤,並借古喻今省思階級、女權議題。刺繡作品寫進劇本,成為主要角色背景,作為隱喻並推動轉折,舞臺視覺呈現刺繡織品的精緻工藝及線條質感,另結合月琴說唱藝術,展現臺灣民間文化。

臺灣豫劇團《劈棺驚夢》15、16日在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獻演,取材經典戲曲《大劈棺》,講述「莊周試妻」故事,蕭揚玲、劉建華、盛鑑、林文瑋主演,從婚姻信任、猜疑和試探,探談人性的深沉變幻,體現愛情錯綜糾葛的複雜面貌,情節環環相扣,音樂唱腔精采動人,巧妙融入道家仙術和民俗奇觀,例如莊周賦予紙紮人生命、幻變為「楚王孫」的化身術,搭配音樂舞蹈及影像效果,營造驚心動魄場景。

經典改編新視角 互動魔術現奇蹟

當代傳奇劇場京崑版《凱撒大帝》14至16日於臺北國家戲劇院登場,莎劇專家雷碧琦共創改編莎士比亞同名劇作,藉由古羅馬凱撒大帝遭背叛謀殺事件,從年輕視角反思人類未來何去何從。京劇名角吳興國、崑曲王子張軍2人聯手,分飾凱撒、卜拓思、安東尼、詩人、遊魂等6角,偕同朱柏澄等年輕演員同臺。吳興國的「凱撒大帝」造型,以金色妝容、風華服飾現身,還挑戰3分鐘變裝一般膚色的「安東尼」。影像設計劉育樹運用3D、即時轉播凸顯劇情張力,賴宣吾設計古典戲服,融合東方水袖令人驚豔,張忘的舞臺設計,搭配許舒亞編創歌劇感的音樂,更為加分。

鬼才魔術師黃柏翰《命運之約II》魔術秀,即起至6月30日每週四至週日晚上在PLAYground南村劇場開演,這齣魔術定目戲碼,融合劇場、故事、讀心術,更加入穿透讀取意念、移位復原事件,以及把玩錯置未來等驚奇表演,隨機邀請觀眾上臺共演,兩位完全不認識的觀眾,竟同步感知相同的訊息和做出一樣的動作,演出舒心解壓,見證不可思議的魔術奇蹟。

國際當紅巴洛克歌劇女高音茱莉亞.列茲妮娃首登臺北國家音樂廳舉辦獨唱會。(巴哈靈感提供)

歌劇女皇喬伊斯.狄杜娜朵《伊甸園》。(衛武營提供)

歌劇女皇喬伊斯.狄杜娜朵《伊甸園》,狄杜娜朵(中)與學生合唱。(衛武營提供)

《劈棺驚夢》講述「田氏」對登門而短暫相處的「楚王孫」動了真情。(記者黃朝琴攝)

《兩生花劫》以傳統劇藝和細膩演技,打造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作。(薪傳歌仔戲劇團提供)

京崑版《凱撒大帝》重新詮釋「吾愛凱撒更愛羅馬」這句名言的歷史場景。(當代傳奇提供)

《命運之約II》黃柏翰魔術秀,邀觀眾體驗魔術魅力。(南村劇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