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岩文史公園 史前遺址與軍事史蹟爭輝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的「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滿載人文、地質、生態、軍事等多元面貌,園區內歷史痕跡層層堆疊,年代跨度宏大,上可遠溯至史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芝山岩遺址、興建於清領時期的惠濟宮、代表日據時期臺日衝突的「六氏先生之墓」,直至民國時期的碉堡及崗哨遺跡。此外,園區中「雨農閱覽室」更介紹了戴笠將軍事略及「芝山嚴事件」始末,讓民眾了解在當地人文歷史。

珍貴樹木資源 環境教育教室

芝山岩又稱芝山巖,位處士林區雨聲街和至誠路交叉處,是一座獨立小山丘,海拔最高處僅約52公尺,占地面積約10公頃。文史公園內除了考古探坑、隘門、古剎、石碑、百二崁等人文景點外,還有風化窗、洋蔥石、海相化石、太陽石、層理、節理、落岩塊、石硯、大象石與蛇蛙石等饒富趣味的地質景觀,也有高齡250年大葉楠、300年老樟樹等珍貴樹木資源,是一處戶外環境教育教室,值得民眾到此一遊。

日據時期曾在此處發現史前遺址,芝山岩遺址已列為古蹟,因該處地質屬於容易風化的砂岩,地表亦有珍貴的貝類化石,因此,臺北市公園處特別架設高架棧道,保護地表植物及岩層,避免踩踏損壞,也便於民眾行走。棧道迂迴繞行上山,步道寬闊平緩四通八達,民眾可舒適行走其上,沿著步道欣賞優美風景,通往芝山岩各個景點。

雨農閱覽室 介紹戴笠將軍事略

園區中百二崁階梯的步道盡頭是「雨農閱覽室」,介紹戴笠將軍事略及芝山嚴事件始末。專責間諜偵防工作的戴笠將軍(字雨農),於民國21年4月,奉命成立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特務處。抗日戰爭爆發後,戴將軍協助空軍發揮防空情報效能、組織「忠義救國軍」,發動民眾參與抗戰、擴建游擊部隊、與美國協同一致打擊敵人、加強情報部署、粉粹敵軍陰謀,為國家情報工作奠定可長可久之基業。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有多處步道口,若由顯眼的惠濟宮牌樓緩緩拾級而上,可經古意盎然的芝山岩隘門,石牆上斑駁且佈滿青苔的時間刻痕,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千年以前的臺北盆地。步行至「時間廣場」,則可通往西砲臺遺跡,一旁設有立牌介紹臺北盆地演變的過程。此外,在園區中不少碉堡及崗哨遺跡矗立樹林間,隨處皆可見芝山岩的軍事歷史痕跡。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滿載了人文、地質、生態、軍事等多元面貌。(記者范瑜攝)

「雨農閱覽室」內,詳細介紹戴笠將軍事略及「芝山嚴事件」始末。(記者范瑜攝)

園內西砲臺遺跡旁,設有立牌介紹臺北盆地演變歷程。(記者范瑜攝)

自惠濟宮牌樓緩緩拾級而上,可經古意盎然的芝山岩隘門。(記者范瑜攝)

芝山巖文化遺址已列為古蹟。(記者范瑜攝)

(記者范瑜攝)

(記者范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