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大地震/全球緊盯晶片生產 台積電避難有方

華爾街日報(WSJ)3日報導,台灣是世界半導體生產最重要樞紐,卻也是世上最大規模地震熱點之一,這種兩難處境在3日台灣東部發生地震規模7.4強震時受到考驗,世界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多年來對震災做了充分準備,所以地震發生時雖短暫停產做檢查,但已恢復生產。

台積電汲取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及2011年日本福島震災的經驗,3日花蓮大地震發生後,曾下令某些地點的工廠停工,但公司表示,初步檢查後發現,安全系統運作如常,沒有受損。至於設備是否可能有任何損壞、停工有無金錢損失,目前不得而知。

台積電主要廠場位在北台灣,以及台灣中、南部等其他距離這次東台灣震央相形較遠之處。

亞洲經常使用規模7地震表來指出地震搖晃程度,若按該表,台灣3日大震震央附近部分地區來到規模6強,近乎最大值;台積電新竹工業園區地近台北,最高搖晃規模為5弱。這種數據通常指出,建築物相關損傷很小或者沒有。

只是以半導體生產設備及材料的精密來說,即便建築物完好,肉眼較看不出來的損壞仍有其可能。

生產半導體的矽晶圓很薄,尺寸約如大型披薩,生產環境要精密控管,哪怕最微小瑕疵都可能要被迫丟棄。

另外,即便短暫停機,對晶片生產都影響不小,因為要時間大費周章來重啟,恐怕要耗費數千萬美元。

台積電及台灣協力晶片廠對這些弱點知之甚詳。台積電在官網上表示,2011年日本關東大地震,許多日本公司才發現自己的應變計畫,不以應付那麼大規模天災以及伴同而起的海嘯,台積電從中學到經驗;此外台灣1999年發生的921大地震,也讓該公司學會因應。

生產延誤約6-10小時

台積電表示,公司在建築物加添阻尼器,以吸收地震能量,還經常辦演習,目標在減少財產損失,盡快恢復作業。

公司另表示,所保的地震險足以「把碰到最壞可能狀況而致的業務損失分散掉」。台積電發言人表示,大樓設計時就設想要抵禦地震,抗震力約與3日發生的地震相等。

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司估計,這次地震讓台積電生產延誤約6到10個小時。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華裔外賣郎英文差 代購竟遭店員打到顱內出血
旅日受「2文化衝擊」 脫口秀主持人批美國「髒又噁」:我們活像豬
紐約戴克高地華裔居民 遇假冒FBI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