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洋生物體內驗出搖頭丸 科學家示警還有更危險污染物質

英格蘭南部藍斯通港附近的海岸,是受國際濕地公約保護的水鳥棲息地,但由於周邊高度都市化,因此出現許多垃圾掩埋場,裡面陳年累積的有害物質,經過暴雨沖刷等效應溢流入海,讓海洋生物受到難以想像的毒害。

樸資茅斯大學教授福特指出,「我們在海洋生物裡發現古柯鹼、搖頭丸、冰毒,包含螃蟹、牡蠣、海草與沉積物中生活的蟲類身上都有發現。」

負責該地區水資源與污水處理的南方水務公司,曾在2010到2015年間發生50多起傾倒未處理污水的違法行為,當局對它處以破紀錄的9000萬英鎊罰款,但其他污染源還在持續。

樸資茅斯大學與布魯內爾大學的科學家們,和由水上運動愛好者組成的義工團體合作,在南部水域蒐集數百個樣本進行研究,結果驗出海水中仍有許多有害化學物質,包括早已經禁用的多氯聯苯以及一些處方藥物,讓專家相當擔心,有義工為此已經不再入海游泳。

福特表示,「我們知道某些處方藥物會造成很顯著的效果,如果你把1條魚關在污水處理廠下游,它會在幾週內開始雌性化;如果給螃蟹或魚吃抗憂鬱藥,也會改變它的行為。研究鯨魚和海豚的科學家一直擔心,牠們體內多氯聯苯的濃度如此高,會阻礙牠們的繁殖導致不育,讓某些族群面臨滅絕危機。」

除了被禁用30年的多氯聯苯至今還能在野生生物身上找到外,專家也警告,現在更危險的是具有抗水抗油特性的介面活性劑「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

PFAS所含的環境荷爾蒙會提高致病風險,由於大量使用在免洗餐具、不沾鍋等工業與民生消費品,範圍又多又廣,呼籲必須盡快禁用。

福特表示,「PFAS被稱為永久化學物,用於不沾鍋到防水外套、防污地毯甚至我們穿的衣服,有數千個不同種類。我們現在知道它能在野生動物中驗出,也能在我們體內驗出。我們真的需要動作快,將其中某些種類禁用。」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2022諾貝爾/量子糾纏研究突破貝爾定律 美法奧3科學家獲物理獎
德國、比利時破獲23噸古柯鹼 市價12億歐元歐洲最大宗
因應疫情威脅 漢光納「生物疾病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