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復育絕跡400年野生河狸 農民怨堤岸遭毀獲許可撲殺

傍晚時分,英國一群遊客悄悄走近樹林中的池塘邊,2隻河狸發現對面草地上有馬鈴薯和胡蘿蔔等食物,立刻爬上岸覓食,遊客們連忙拿起望遠鏡和相機捕捉這難得的畫面。

河狸有「自然界水壩工程師」的美譽,為了保護自己的巢穴,牠們會利用樹枝築壩攔水,被攔截的水流形成濕地,則豐富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農場主人林恩包瑟爾指出,「非常棒的是,我們的農場走道在冬天不會被洪水淹沒,它曾經被淹沒到大約4英尺深,原本每年冬天都必須重建,但因為1個河狸家族在那裏築巢建造水壩將水擋住後,就不再淹水了。牠們也大大地增加了濕地面積,從蜻蜓和青蛙等小動物,到蝙蝠等野生動物都很快從中獲益,這真的很美妙。」

河狸因為皮毛具有經濟價值且肉可食用,400年前遭到獵殺濫捕而在英國野外絕跡,直到近年有關當局積極野放復育,數量才開始穩定成長,也幫助蘇格蘭農場發展出河狸生態觀光行程,吸引不少人前來一探究竟。

不過對另一位農民奈爾來說,河狸卻為他的農田帶來浩劫。

整片馬鈴薯田曾化成湖泊,奈爾指出,因為河狸在防水堤上挖洞,還用樹枝堵住排水管,導致堤防潰堤,自己的農田慘遭淹沒,現在他正在填土進行重建,損失非常慘重。

奈爾表示,「今(2024)年我為了修復防水堤所花的費用估計超過50萬美元,此外還有農作物損失,不能繼續這麼下去,實在太可怕了。」

為避免情況惡化,奈爾與農民聯合會達成共識,將當地部分地區畫為河狸禁區,並取得政府許可撲殺數十隻河狸,其他族群則轉移到其他地區。

如何讓河狸與人類和平共存,兼顧保育野生動物又不傷害農業發展,英國政府做出了艱困的抉擇。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東池上民團推「老鷹驅害鳥」 友善動物且可提升產量
花蓮鄉村犬隻腿傷 疑誤觸山區捕獸夾
志工齊聚雲林 調查冬候鳥小辮鴴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