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不粘鍋」將出任新一屆北約秘書長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三(6月26日),北約的32個成員國表示贊同任命即將卸任的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為新一屆北約秘書長。他將於10月1日正式接替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後者已兩度延長任期。

呂特周三表示,能夠從斯托爾滕貝格手中接過這一職位是“極大的榮譽”。他說,“北約是,也會繼續是我們集體安全的基石。領導這個組織是一重大責任,我決不敢有一絲怠慢。”

呂特在任荷蘭首相長達14年之久,他領導的執政聯盟將在幾周後結束。一直以來,呂特被視為有能力在危險時刻領導北約。

英德等歐洲大國的領導人蘇納克和肖爾茨等均對這項任命表示支持,他們說,在北約75年的歷史上,這是“對自由和安全的最佳選擇”。上周,另一競選北約秘書長的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Klaus Iohannis)退出了競爭,從而為呂特當選鋪平了道路。

呂特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去年7月初,呂特領導的荷蘭4黨聯盟政府在難民問題上無法達成統一,政府破裂,呂特宣布辭職。隨後舉行的大選中,荷蘭極右翼黨獲勝,從那時起至今,自由派的呂特一直擔任著看守政府的首相。

去年10月,呂特首次表示有意擔任北約秘書長一職,此後,開始在各國進行了低調游說。在取得美國的支持後,大多數盟國也都先後表示呂特是接替斯托爾滕貝格的理想人選。

作為荷蘭首相,呂特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除榴彈炮外,荷蘭軍隊還向烏克蘭轉交了F-16戰鬥機。在他執政的14年裡,荷蘭的國防預算直到今年才首次實現了北約的目標,即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用於國防。

可能不如前任咄咄逼人

人們預測,上任北約秘書長後,呂特可能不會像前任那樣鋒芒畢露,而是更加注重外交策略。他的主要任務將是平衡北約32個成員國的不同利益,並在對外展示統一形象。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呂特在荷蘭一直被嘲笑為“特氟龍馬克”,因為他身上的一切似乎都像水從鴨背上滑落一樣,他在位時間很長,各種危機災難都能躲過去。

一位歐盟外交官指出,呂特在歐盟內常被稱為“否定先生”,他對像法國總統馬克龍那樣的廣泛深入的改革計劃非常反感。他的人脈關系不錯,既同肖爾茨談得來,也能與意大利右翼總理梅洛尼相處融洽。他支持梅洛尼將難民庇護程序外包給第三國的做法。

(綜合報道)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