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喊堵車費不公:拮据社區付最多

堵車費新方案,遭曼哈頓華埠民眾質疑。(記者許君達/攝影)
堵車費新方案,遭曼哈頓華埠民眾質疑。(記者許君達/攝影)

即將對進入曼哈頓60街以南車輛收費的堵車費(Congestion Pricing)計畫,已於月前獲得聯邦批准,但因曼哈頓華埠處於堵車費實施範圍內,引來大量社區人士反對;在大都會運輸署(MTA)於30日降低擬定費率後,華埠代表仍認為其對社區不公,呼籲照顧移民及有困難群體。

根據新方案,進入收費範圍的私家車須支付最高15元通行費,而商用卡車的費用為36元。載客車輛方面,計程車將每次行程增收1.25元,而如Uber、Lyft等網約車將額外收取每次行程2.5元。儘管新標準較最初的23元有所降低,但為華人社區爭取減免而組成的「華埠與小義大利無壅堵稅聯盟」仍質疑新方案。

該聯盟召集人之一、大華埠民權聯盟主席陳建閃認為,儘管各項費用較最初所預設有所減少,但所產生效果仍將使華埠處在「不公平」的待遇中,造成「最拮据社區付最多錢」的局面。

他指出,新方案為經過多條隧道的車輛提供了5元折扣,但其中無一與華埠相近,因此曼哈頓大橋、布碌崙大橋等前往華埠的要道仍在15元堵車費的約束下,令本就收入較低的居民承受壓力。

陳建閃表示,華埠作為依賴觀光客的移民社區,若堵車費實施,人流必將明顯減少,因為不會有人願意付15元去華埠。他還強調,對於華埠的駕車居民而言,「一進一出就要給錢」也是不合理的作法。MTA擬定,居住在收費區內且年收入低於6萬元的居民將有資格獲得相當於其通行費用的州稅抵免。

據了解,無壅堵稅聯盟將計畫於華埠舉辦里民大會,收集居民意見並研究獨自提起訴訟的可能,因收費計畫將為地區經濟和居民通勤、求醫等需求造成不便。此前,新州州長墨菲(Phil Murphy)和新州李堡(Fort Lee)市已提起訴訟。MTA表示,對於有醫療預約或因醫療敏感狀況無法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士,將不獲得減免。

早前,一項根據多項交通數據匯總而得的統計顯示,在80個主要城市中,紐約市被視為「駕駛體驗最糟糕」的地區,並在交通高峰和壅堵時間最長方面排名第一,並在燃油成本上排名第二。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金融業遇寒冬?美國銀行將關閉灣區20多家分行
最新民調:美民眾強烈支持軍援烏克蘭、以色列與台灣
灣區幽靈廚房外送員霸路 惹民怨